近几年来,智能手机行业急速发展,手机品牌越来越多,可是手机圈的“玩家”就只剩中美韩的几个,很难看到其他国家手机的身影。
当然,其他国家也有在制造手机,但销量大多都高不到哪去,在自己本土上能勉强分一杯羹,但放到国际市场上,就只能是other里的other。
▼猛戳下方视频围观!
比如独霸CMOS技术的日本品牌索尼,它家的手机在日本本土卖得还可以,但是由于手机本土化过重,及大额头、拍照越拍越糊等反人类的负优化,便让很多国际粉都望而却步了。
德国,原来有一个知名的手机品牌叫西门子,也就是手机界的滑盖之父。它曾靠着时尚的外观吸引了一大批粉丝。不过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家大业大的西门子便将手机业务卖给了明基,也就是现在的明基西门子。
基妹表示,想当年,只要你拥有一台西门子手机,你就是整条街最酷的仔。
还有加拿大的黑莓手机,在21世纪初,它凭借着全键盘和邮件推送服务而名声大振。但在后期迎战iOS和安卓时,黑莓太过自负,然后香饽饽就被瓜分走了。
而来自芬兰,带着塞班系统的诺基亚,也同样是被iOS和安卓挤掉的。
再来讲讲来自荷兰的飞利浦,这位老人机界的扛把子。当然,它家的手机在现在也依旧卖得挺好的,但是老人机毕竟是非主流市场,所以相较于手机业务,他们家的剃须刀和电动牙刷则更为有名。
其实,中美韩的手机能够占领全球市场,除了以上品牌“放飞自我”的原因,还有就是中美韩的各种“后天优势”。
手机芯片上,高通的骁龙、苹果的A系列芯片、三星的猎户座、海思麒麟,可以说是中美韩各有千秋。
操作系统上就不用说了,iOS和安卓都是美国的,想人家不突出都难。
供应链方面,镜头模组、液晶面板、电池及其他零部件等,基本上全是madeinChina,再加上生产线优势,中国手机产商近水楼台的,当然也就更加有优势了。
这么多种原因混在一起,也就形成了如今的中美韩手机的“三国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