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好像是要站起来了。
美国时间年11月23日,上市刚刚两年的蔚来汽车,市值超过了奔驰的母公司、百年老店戴姆勒集团,在全球车企市值中排名第5。
蔚来市值超过戴姆勒的当天,中国的三家造车新势力,以及国产新能源汽车“元老”比亚迪,均排在全球车企市值前15名。排名最低的理想,市值也高于美国的福特汽车。
国产品牌的市值还不是最神奇的。
新能源汽车的扛把子特斯拉,目前市值亿美元左右,比丰田、大众、戴姆勒、通用、宝马五家最头部的传统车企市值总和还高。
新能源汽车在资本市场如此疯狂,让很多人开始好奇,丰田、大众这样的传统燃油车巨头,会成为下一个轰然倒地的诺基亚吗?
拿燃油车巨头和诺基亚比,颇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
但既然要比,那就不妨回顾下智能手机的崛起,苹果、三星等品牌对诺基亚进行围剿,并短时间击垮诺基亚的过程中,有三点是至关重要的:
想探究燃油车巨头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我们不妨从这三件事上去对比。
保证产品基本功能新能源汽车首先是一辆车,就像智能手机首先是一部手机。
初代iPhone推出的年,移动通信技术门槛已经变得很低,连山寨机都能保证基本通信质量,所以智能手机遇到的挑战并不大。但汽车不同,想造出一辆能正常跑的车,现阶段技术门槛仍然极高。
没有经验的创业公司之所以能造新能源汽车,是因为它绕过了发动机、变速箱等燃油车制造最大的技术难点。
但是,既然是车,就还是绕不过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汽车制造必备环节。这些环节都是复杂而精密的技术黑箱,稍有瑕疵,就有可能造成人命关天的事故,不是说一句“理解万岁”可以含混过去的。
另外,一台智能手机的零部件个数,按最多的方法计算,是多个。而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