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的MSCBSC通信看信息与通信精品内容!
新基建之下,国内5G加快进展!近一个月,三大运营商发布了八次较大的5G集采结果,实际中标总金额近亿元!
下面,我们来一一汇总与总结,呈现给读者。
1、中国移动5G无线设备集采(亿)
该集采金额约亿元,共计28个省公司个5G基站。
各厂家中标情况如下:
华为、中兴合计占领86%的份额;诺基亚未中标;报价上,中兴、华为价格几乎一致;5G单站价格约16万/站,高于4G站(8-10万)。各省详情见:中国移动5G无线第二期集采开标:华为近60%,诺基亚出局!2、中国移动的SPN集采(中国移动5G承载网,92亿)
科普一下SPN:
SPN:SlicingPacketNetwork,切片分组网,5G网络切片中的关键技术。弹性以太网或FlexE与SPN绑定使用灵活实现从一个较大的物理链路创建成较小的物理通道,或反之亦然,以保证服务质量(QoS)及在传输层间切片的隔离。
基于对5G传输承载网络需求的广泛分析,切片分组网络(SPN)是最佳的技术,用其来支撑下一代网络架构,带宽,流量模式,切片,延迟及时间同步。
中国移动28个省市SPN具体中标份额如下:
华为第一名中标25个省,7.9万台,份额56.11%;
烽火第二名中标25个省,4.4万台,份额31.19%;
中兴第三名中标19个省,1.8万台,份额12.12%;
诺基亚中标内蒙古、宁夏两个省市10%和20%,整体份额0.47%。
这次集采技术评分为设备测试、管控测试、模型配置和支撑服务4个方面,总分40分。商务40分,厂家综合实力10分,后评估10分,合计总分分。
此次集采技术评分上,华为第一,中兴第二,烽火在更换博通新芯片后,性能提升,获得技术分第三,诺基亚上海贝尔技术评分垫底;报价上,烽火报价非常低,只有69亿,华为报价亿,中兴亿,最后综合评标结果如上。
最后中标总价格约92亿元。
3、中国移动5GSA核心网集采(48.5亿元)
中国移动SA(独立组网)核心网设备招标结果公布,2C面向个人用户的核心网与2B面向*企用户的核心网中标设备厂家分别是华为、中兴、爱立信与华为、中兴,都没有诺基亚。
2C部分,最高限价万元;2B部分,最高限价万元。
实际投标报价,2C部分:华为27.86亿元;中兴27.5亿元;爱立信27.85亿元,赢得相应的份额。
标包一:2C部分
*上图来源于网优雇佣*
2B部分,华为与中兴投标报价4亿元左右,分别获得65%和35%的份额。
标包二:2B部分
*上图来源于网优雇佣*
4、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联合集采5G无线设备(25万基站,亿)
中国电信、联通联合集采招标,共约25万站5GSA无线主设备采购!
据了解,这次万众瞩目的5G设备集采大标,华为、中兴、中国信科、爱立信、诺基亚5家厂商已经通过资格预审。
而24日晚间,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5G基站集采结果出来了:华为、中兴、中国信科、爱立信入选,诺基亚再次落选!
据了解,华为+中兴的份额超过88%,爱立信不到10%,中国信科获得少量份额入围此次集采。
各厂商报价的5G基站平均单价:
厂商5G基站平均单价华为元中兴元爱立信元中国信科元相比于中国移动5G基站约16万单价,有不少幅度的降低。
5、中国电信5G核心网集采(1.7亿)
中国电信公示年5G核心网新建工程主设备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最终华为、中兴、爱立信入围。
6、中国电信5GSTN集采(中国电信的5G承载网,38亿)
集采规模约为38亿。分为接入、汇聚和核心三个标包
科普一下STN的含义:
STN(SmartTransportNetwork)智能传送网,采用IPRAN及PTN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增强型分组组网技术,该技术可叠加在移动业务承载网络上,实现针对*企业务场景的智能分组化传送,是中国电信承载*企业务的解决方案,向*企客户提供高价值的基于STN网络的以太网专线业务。
7、中国电信PON新建设备集采(5亿元)
本次集采规模为15万套6波25G无源波分设备。按每个基站带3个AAU计算,一套6波25G无源波分设备可满足一个5G基站的前传需求。这意味着,本次电信采购的15万套无源波分彩光设备可满足15万个5G基站的建设需求。
中标结果如下:
据预计,共建共享中,中国电信约承建14万个5G基站,中国联通11万个,这部分5G前传设备已足够中国电信的5G基站建网。
8、中国联通5G城域网集采(中国联通的5G承载网,27亿元)
中国联通5G城域网:
中国联通在5G承载来临之际,没有局限于5G无线业务,而是着眼固移融合,综合承载,为此规划了智能城域网的技术路线。
这次5G城域网招标范围主要覆盖直辖市、北方10省和南方的广东浙江两省,招标金额约27亿。
国内四强(华为、中兴、华三、烽火)中标,华为、中兴引领格局,思科、诺基亚出局!
华为中标份额在52%以上,中兴份额估计25%以上,华三和烽火选择在商务报价中惨烈厮杀,以50%~60%的幅度跳水,最终以第三或第四的份额中标,思科和诺基亚出局。
综合汇总点评:
这八期5G集采,三大运营商需要支出:
中国移动:亿元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7亿元,中国联通5G核心网结果还未出。
整体实际投资超过亿元。
5G厂商层面:
综合来看,5G集采正在向国内厂商进一步倾斜,这其中固然有报价策略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国内厂商5G产品技术实力正逐渐提升。
华为无疑是最大的赢家,整体份额接近60%,中兴也超过了30%,爱立信约占7%份额,中国信科2%左右,其它厂商份额极少。
诺基亚上海贝尔几乎全盘落空,仅中标SPN少量份额,中标价不过多万,一声叹息!
谁也没有想到,诺基亚会几乎交上一张白卷,但也是必然,从产品本身来说,对于中国移动的2.6GHz,诺基亚要年年底才能完全适用,中国移动显然不愿意等;而中国电信和联通共建共享,M的频谱宽度,诺基亚也支持不好,被运营商剔除真不算太冤。
5G运营商层面:
从采购的金额上来看,中国移动无疑是最财大气粗的,在5G网络设备的投入上超另外两家之和,但对于设备厂商的要求,其实都有共同点:快速建网、本地化服务、长期支持能力。
1、快速建网交付能力。三大运营商集采已经告一段落,当务之急是快速落地以便承载业务。具备有强大供应商管理能力、拥有成熟制造中心并具备雄厚融资备货实力,和多年集采规模建网经验的供应商必能先人一步,为运营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为其快速创造营收。
年第三季度运营商必须要做到覆盖到地市县级,这个快交付的要求也就是厂商必须做到的。
2、本地化服务能力。业务交割后的技术支持,除了丰富的工具和文档之外,还需要本地化售后人员持续、快速的技术服务。一个遍及全国省份、地市的服务网,能够为运营商提供更加便捷的本地化服务。
3、产品长期支持能。要求核心芯片全部自研,能够迭代创新,具备平滑演进支持网络长期建设。自研的价值在于可获得性和长期服务能力。其次,自研价值还表现在产品和芯片可以同步规划研发,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先定义产品规格、产品再定义芯片规格。
在本次集采中,运营商也抛弃了以往对价格的过度权重,低价而后续支持、产品研发创新能力欠缺的厂商,并不太受运营商的欢迎。
*原创文章,如需白名单转载,请联系
更多相关精彩内容:
亿!三大运营商5G承载网集采中标全出炉!
联通预算万项目,仅元中标,谁的悲哀?
中国移动13.84亿入股乙方公司!
诺基亚的5G危机!
中国移动5G无线第二期集采开标:华为近60%,诺基亚出局!
中国移动9省市-年代维中标结果!谁是赢家?
年最新5G专利分布,中国贡献突出!
重磅!《5G总体白皮书》70页全文,中移动、华为、中兴等22家联合发布!
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