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偶然得到一盒磁带,听到的第一首歌是中学时代。
丰富多彩的韵律,充满人文气息的歌词,卢庚戌热忱沙哑的演唱,李健悠远清澈的嗓音让我很快入迷。《一生有你》让水木几乎囊括了当年所有音乐颁奖礼的新人奖。随后他们发行第二张专辑《青春正传》,收获无数鲜花和掌声。
令我诧异的是,水木年华的两个人居然都是清华毕业生。更令我诧异的是,年,李健突然宣布退出。
不久,卢庚戌邀请了缪杰、姚勇,水木有一年左右的三人组合。后姚勇因身体原因退出,水木年华作为二人组合固定了下来。
缪杰是李健的同班同学,大学住对面宿舍;姚勇出身清华世家,是作家王小波的外甥。
李健一直用他歌表达对爱情的理解,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生活的思考。
Ⅰ
李健,属虎,年出生在哈尔滨南岗区和兴路,是黑龙江省京剧院武生李久良的第二个孩子。李健在这里住了6年,家中有一个姐姐和弟弟。
李健全家福小时候跟着父亲和京剧院的人练习京剧时唱花脸把嗓子给唱坏了,李健便不太爱说话,上课也基本不回答问题,变得多少有些沉默。
幸运的是,嗓子到了中学的变声期又恢复过来了。
像其他生于70年代的男孩子一样,李健小时候是一个调皮淘气的孩子;受电影《少林寺》的影响,喜欢打打闹闹。“跟着父亲学一学,觉得学的差不多了,就经常会试一下,打打架,看看自己练得怎么样了。”
上学之后老师表扬过几次,李健就希望能得到更多的表扬,就开始努力学习,不打架了。
因为成绩好,李健一直担任班长、学生会主席。跟他一起长大的一些小孩的父母,对他的成长挺惊讶,总觉得他是一个爱惹事的孩子,但是后来“改邪归正”,反差很大。
儿时李健后来,李健母亲的单位给他家分了一套新房子,30多平米,家里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全家满怀欣喜。家人从和兴路搬到了秋林公司旁边的吉林街。在这里开启了他的学生时代。
他在离家很近的69中学读初中,学校没有操场,只有单双杠,所以男同学们胸肌练得很大。很多同学都去他家上卫生间,顺便拿走了他爸炒的花生米和馒头。
受家庭影响,李健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也很近。学生家长之间有时比亲属还熟悉。竞争的压力也挺大,但是彼此之间的关怀和照料是很难忘的。
“大学就基本没有了这种感情,因为人长大了,有个各种不同的理想。”
那个年代,物质相对匮乏,人情味很浓。来自于时间的意义,将简陋的物质赋予格外的色彩。
李健感谢那个年代。
Ⅱ
80年代,有很多关于吉他的电视剧和电影。
年,14岁的李健遇到了一个叫《路边吉他队》的电影。
“里面的男主角弹着吉他特别帅气”。
李健觉得自己也要有把吉他。母亲支持他的想法,用了两个月的工资(92块钱)为他买了一把红棉吉他。
至此,李健与吉他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热恋。
“是那把吉他,改变了我的命运。”
李健从小喜欢唱歌。喜欢齐秦和谭咏麟,每天跟着广播练习;模仿谭咏麟,感冒有鼻音的时候觉得更像。
当时,李健有一个想法:只要会弹唱两首歌就可以了;一首是《大约在冬季》,另一首是《外面的世界》。
为了能够为家里省点钱,李健报了一个只要4块钱学费的培训班。
学了一个月的时候,老师都教一些特别偏的歌曲。有一首歌《兰花草》,是一首不需要左手就可以弹唱的歌。另一首是《四季歌》,是日本的一首歌。
过了几个月后,这个最便宜的培训班也开始涨价。
老师非常会做生意,在初级班要结束的时候,有一天忽然停电了(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真的停电了)。他就点了一支蜡烛,坐在桌子上,用一把古典吉他弹奏了《爱的罗曼史》,这是一首比较通俗易懂的独奏曲。
李健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了。
他觉得,那个比弹唱更有吸引力。
后来李健就又交了15块钱,学下一个班。
学了三个月,老师又弹奏了一个更好听的乐曲(继续停电),他就继续学,继续交更多的钱。
后来,因为李健表现得不错,弹得也比较好。能够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老师打扫教室、调琴。在那段时间里,每天都要调60把吉他,所以耳朵变得比较好。然后老师就不收学费了,李健就跟老师学得更深。
当时他已经开始学古典吉他了,又带了两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生,来教他们弹最基本的乐谱。
这个学费李健基本上是拿不到的,都是给老师,顶替他向老师学琴的学费。
在学琴之前,中学也有音乐课。每次上课,老师没什么事做的时候,都会叫李健到前面做一道音乐题。李健每次都以非常荒谬的答案结束问题。
因为对乐理一点都不懂。
等学完琴之后,李健就成了全班乐理知识最好的人。因为那时很少有人会用假期的时间学音乐。
老师对李健的变化也感到很奇怪,李健说“我在学吉他”。
所以在李健看来,吉他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启蒙者,内地、港台的歌手,包括他在内,百分之八十是在吉他的引领下打开音乐之门的。
“因为吉他是一个特别好的乐器,它能从最简单的简谱,到五线谱,到和声学,甚至到最难的巴赫三的复调音乐,一步一步引领你。”
初中毕业后,李健考上了市里面最好的高中——哈尔滨第三中学。有一次他父亲要随单位去俄罗斯演出,当天母亲让他去火车站送父亲。李健当时刚到有些意外,以前父亲出差时都是自己去车站。李健父亲话很少,也从不麻烦儿子为他做任何事情。后来才知道,父亲是想在同事面前小小炫耀了一下儿子,考上了最好的高中。
李健常说自己是幸运的,幸运的原因在于没有承载太多父母的期望和重负。
“我的父母基本上对我没有任何要求。他们甚至觉得上大学都不是一定要做到的事情,能上大专就够了。”
李健是个很用功的人。
一路学习成长过来,要学习、要考试,尤其要高考,所以每天都是在午休的时候来弹琴。假期的时候,大概每天会弹4到6个小时,没有其他的业余活动。
Ⅲ
年,清华大学搞了个文艺爱好者冬令营活动,李健参加并以《说句心里话》力压全场夺魁,获得了保送清华的资格。
李健的履历很耀眼:哈尔滨三中的学生会主席,保送清华,进了当年录取分数线最高的电子工程系。这是清华四个最好的王牌院系之一。
谈到当年选取专业,李健说“听说这个系分数最高,我觉得自己反正有权利选,就选一个最赚的吧,分最高的。”
这个系里有他的一个师兄高晓松,雷达专业。
多年前,水木年华成员缪杰描述了他和李健初次见面的情景。
清华电子系新生宿舍,作为北京的学生,我相对更早地来到学校报到,收拾好床铺,便迫不及待的拿出了伴我高中三年的吉他,轻轻弹唱,琴声混合着歌声,在仍旧空旷的宿舍楼道中回响。声音自然地吸引到了一个对门宿舍的男生,进来,静静地坐在我的对面,静静地听我唱完,然后问“歌是你自己写的?”我说“是。”然后他很自然的接过吉他,在我略有意外的目光下,弹,唱,然后我问“歌是你自己写的?”他说“是。”
然后我知道,他将是我的同班同学,然后我知道,他叫李健。
后来我们彼此谈到了对对方的第一印象。
我对李健的印象是:在遇到李健之前,我没有见过如此娴熟美妙的古典吉他,没有听过如此震耳而华丽的声音。
李健对我的印象是:在遇到我之前,没有见过大一写歌就这么成熟的人,没有见过比他唱得还高的人。
天赋是稀缺的,普通人达到目标更多的是要付出巨大艰辛的努力。
考上清华的都不是等闲之辈,不是高考状元,就是各类学霸。
慢慢地,李健发现,身边高手太多,自己再怎么努力,学习成绩也赶不上那些有天赋的人。
李健宿舍有六个人,他自己说:其中两个人学习非常好,代表了清华莘莘学子的水平;中间一个稍好;自己和另外两个人学习稍微差一些,属于芸芸众生。
尽管电子系的课程非常累,强度很大,在清华二年级以后,李健开始真正梳理他在音乐上的一些杂乱无章的技术和知识。他去中央音乐学院辅修了三年音乐艺术的课程,学习基础乐理、曲式分析、艺术概论……
李健发现很多热爱音乐的朋友很多想法都非常好,也很有音乐天赋,但是缺少的是技术。如果你上大学再学琴的话,严格来讲是比较晚的;如果你要从事音乐的话,是晚了很多。
清华当时有很多长发披肩、穿着皮衣的人。九十年代,是摇滚乐,尤其是重金属乐非常发达的时候。所以当时玩摇滚乐的人都比较有优越感,尤其是弹电琴的人。像弹古典的李健们,在气势上就不太够。李健刚上大学之后也弹了一阵电吉他,后来发现不太适应。因为电吉他弦特别软,而且很细;关键是还很费钱,要买效果器,还要有电。宿舍经常没电,后来就放弃了。
和声很难弹。
最开始,李健弹和声的时候,并不知道弹的是哪些音,只知道弹的是哪些功能块,比如说这个是A小和弦,D小和弦。直到后来弹古典琴,才知道为什么这个小结要弹这个音、这个和声,为什么下个小节就要换和弦。这是在古典吉他中学到的。
二年级,他带着缪杰去了获奖无数的清华合唱团。在合唱团里有四个声部,李健形容“那个和声是特别美妙的”。当时有一个高年级的同学被称为“和声器”,无论唱什么他都能和声;他们有一次唱越剧,他也能和声。
李健缪杰时期的清华合唱团“他一下就能找到那种3度的关系”。
半年以后,李健也会了,“别人无论唱什么我都能和声”,别人一唱,他就能找到高的大3度和小3度。
李健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练习吉他,“从简谱到五线谱,再到和声学,直到最难的巴赫复调音乐都能表现。”
由于是唱男高音的,下3度找不到。李健又去特意学了一下男低音声部。
这个对一个流行歌手来说很重要。
后来缪杰成了清华合唱团高声部部长。
两三年下来,李健就成了清华的牛人。为校园9支乐队做吉他伴奏。
据说老狼和高晓松也经常去找他切磋技法。
在水木年华开始的时候,唱和声是不用额外开支请当时的“黑鸭子”等专门唱和声的人的,因为自己就可以找到和声。
毕业20周年,部分合唱团成员重聚在清华的这几年,是李健真正成长的阶段。在中学,是不自由的,是完全被动的,因为终极目标是高考;生活由家人照顾,生活是受到约束的。
来清华之后,首先要自己支配家人给的生活费。开始前两年李健总是控制不好,一半时间钱就花没了。又不愿意向家里要钱。所以,也去外面酒吧唱歌;做过一些勤工俭学的事情。
大学五年级的时候,李健已经有超过一万块钱了,觉得已经很富有了,就经常请同学喝汽水。
李健喜欢游泳,就买各种高级的游泳镜。
他说当时是很快乐的。
尽管宿舍关系非常好,但是志向已经完全不同。那两个学习非常好的同学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很辛苦地考GRE、考托福。
然而,因为喜欢和经营音乐,李健在学校中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每当弹完自己写的曲子,李健就会问舍友怎么样。有几次舍友心情不好,再次被问及,有舍友就说:李健你人挺好的,但是你每天拿个吉他弹这些曲子有什么用啊,还不如像我们看看书,这样多好。
李健也曾经怀疑过自己:的确,写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不但没用还影响学习。
“三年级的时候,我开始厌学,心中竟隐约闪现了退学的念头,整天都郁郁寡欢。记得有一天,我在宿舍里整理书信时,翻看了大一时家里的来信,那来自父母的满篇的喜悦与自豪还有信誓旦旦让当时的我羞愧难当,一时竟泪流满面。心想,我不能为难善良的父母,不能打消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刚刚建立的自信,更不能让我的家庭布满愁云。我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坚持到毕业,拿到学位。”
音乐是爱好,是自己的精神寄托。
专注就能放大。
毕业20年后,李健回清华演讲:“当你找到兴趣后,就要对之经营和投入,把它培养成更大的乐趣。”是这些爱好和兴趣给了他足够的自信。
在李健沉迷于自己的音乐梦时,母亲给他寄来了一封信:“你不要老想着当歌星之类的,那些都是梦,不现实。咱家人都是老百姓,你要学一门技术,毕业找个好工作,父母不指望你能出名挣钱。”
李健是踏实的,他不会去做空中楼阁的事情,没有把从事音乐作为毕业的首要目标。
相较他一个舍友因为有些课程考试没通过被迫延迟毕业时,李健的功课成绩一直中规中矩,顺利毕业。
他毕业论文题目《在unix操作系统下的数据库访问》。
李健对音乐兴趣的苦心经营也换来了耀眼的成绩:年获首都大学生独唱比赛一等奖,年随清华大学艺术团赴香港演出,年与同班同学缪杰在清华大学成功地举办了个人作品演唱会,是当年校内众人皆知的清华之星。
Ⅳ
李健毕业的目标就是要得到北京户口,找一个体面的工作。
年毕业那年,李健选择了一份在父母和周围人看来更为稳妥的职业,在国家广电总局担任网络工程师。
刚到工作岗位后,李健的主要工作有两个:一是打水、开条去广电部门口接人;二是村村通工程,让全国所有的乡村都能看上电视,听上广播。
事实上当年网络工程师那份工作也让李健干得十分压抑。
他一直没放下自己对音乐的经营。
大学毕业时,李健经由一位清华毕业生认识了著名音乐人陈哲。陈哲买过李健的一些作品,给了他1万元版税。
年,在他那个曾经走出过田震、朱哲琴、张楚的小阁楼里,李健录下了自己人生第一张CD——《第一直觉》,收录了自己两首作品:远古和思念。
通用的录音方式都做了必要的修饰,可能会使声音趋于“完美”,陈哲却不愿让这种“完美”掩盖了他理解的音乐中最原始的状态。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采用最简单的方式直接录音,在第一现场录制出音乐的第一直觉,不经过任何修饰,让人们直接感受到那种真切和质朴,实现面对面交流。
年,陈哲和李健再次合作,陈哲作词、李健作曲的《阿依莎娜·妮娅》成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东南亚风情夜”晚会上的主题曲;后来也成为历届国家级晚会“东南亚风情夜”的主题曲。
但整体上,李健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两年多。
卢庚戌的一通电话改变了李健的人生轨迹。
卢庚戌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年以营口市理科状元身份考入清华大学。年在校成立梦中草原合唱团,并获当年北京市高校歌曲比赛一等奖;年成功举办梦中草原清华演唱会;—年在北京某设计院担任建筑设计师,年成功举办个人清华快乐园演唱会。
年,卢庚戌签约北京喜洋洋唱片公司,同年7月出版个人专辑《未来的未来》,并获得数项年度最佳新人奖。
专辑推出之后,虽然取得了不错的发行量和知名度,但是他却始终觉得缺点东西。作为一个人文歌手,他写歌、唱歌,但是对于自己的作品到底可以到达多少观众的耳朵,他没有太大的把握,所以他想用成立组合的方式与观众交流,用两人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听众。
于是,他想到了同样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系的李健。
卢庚戌说:“李健的声音和外形可以补充我的不足。成立组合的想法对于他来说是取长补短的捷径。外形清秀的李健,不但在外形上和自己互补,他的声音也非常好。”从这个角度来说,成立组合的意义远远不是1+1=2。
早在清华读书的时候,卢庚戌成立梦中的草原合唱组合,就深深影响了李健。
一天,李健接到卢庚戌的李健,你还想唱歌么,可以签约唱片公司,出个人专辑。
李健同意了。
卢庚戌给李健提的第一个要求是:减肥。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卢庚戌和李健组成“水木年华”演唱组合。
两人形象、气质上所独有的浓郁的文化属性,从歌词内容到旋律走向的新颖脱俗,以及集演唱、创作、编曲、制作一肩挑的才华在国内新人中实为罕见。随着首张专辑《一生有你》的风行,“水木年华”成为国内最具文化品位的组合。
《一生有你》让水木年华获奖无数,也让喜洋洋赚得盆满钵满。
仅隔八个多月,唱片公司又推出第二张专辑《青春正传》。
《一生有你》之后,二人都希望走得更远。
李健开始觉得累:做音乐就应该更彻底一点儿,不能因为友情每次做唱片的时候都考虑对方束手束脚。
即使Beatles、Police、U2这样伟大乐队依然是相互妥协的。
对待音乐,李健是任性的。
小卢喜欢电子舞曲、摇滚现场感更强一些,而李健觉得继续做组合走在一起的话就会束缚彼此的音乐路径。
所以,离开或者说退出应该算李健提出来的。
李健总体上觉得:离开水木年华不是多大的事情,只是大家为了满足自己的音乐梦想做最大努力而已;水木年华也是我创办的,我也希望水木年华能够继续下去;小卢想当摇滚歌手,我更喜欢内在的东西,比较有节制的音乐我更喜欢。
年,在李健完美坚持演唱会上,《一生有你》首次由水木年华与李健现场献唱。李健与缪杰“勾肩搭背”、卢庚戌很巧妙地调动听众情绪,三人恍惚又回到了清华合唱团。听众席的确有清华合唱团成员,他们在清华听过小卢和李健的现场。
时间是消磨一切不快的利器,如果真有这种不快。
继缪杰后,小卢又拉了姚勇入伙。
年毕业后,姚勇留校从事软件开发,同时与清华在校学生组建第二支摇滚乐队“黑铁时代”——名字来自舅舅王小波未完成的作品(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
卢庚戌看中他身上的摇滚气质和音乐素养,姚勇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放不下做音乐人的夙愿,成了“水木年华”第二代主唱,《新歌+精选3》那种专辑封面上,是水木年华唯一一次以三人形式出现。
当了主唱的姚勇并没有放弃3D引擎,他买了个笔记本,利用演出间隙继续做技术。
“当时真的累坏了,几乎每天都要飞行、演出,别人不演出时还有空余的时间,我得写代码,一个脑子永远分成两半,一边完了忙另一边,永远没有休息的时候,因为两边都是自己的兴趣。”
过度劳累让姚勇心脏出现了问题,年退出了水木年华。
王小波、李银河和姚勇(中)年,姚勇创办了北京永航科技有限公司,为腾讯平台打造了QQ炫舞。
Ⅴ
李健说自己的音乐风格是:坚持、独立,不愿意跟风,希望自己的音乐真诚、能打动别人。
一个人的状态,带给李健更多的创作自由。
仔细看过03年和05年的部分采访,对待自己音乐的专注,李健言行一致,没有偏差。
离开水木,李健的日子过得很拮据,只能借租住在四合院里。冬天没有暖气,需要生炉取暖;水管冻坏了,他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安装水泵取水。
李健曾经说自己并不想离开水木年华,因为离开之后,关于水木年华所有的东西跟他没关系了。当时甚至有人建议他应该拆走两个字,这四个字他和卢庚戌各占一半,李健没有这样做,“我觉得,我对自己的音乐是很有自信的,尽管我离开水木年华之后,还没有一首歌属于自己,未来会怎么样也没有考虑过,但我知道,我要写我最愿意写的东西,它可能不一定是流行的,也可能是没有什么商业价值,但我只是愿意写我能写的这点东西。”
年冬天,在那个寒冷的四合院里,李健创作了《温暖》和《传奇》。
经过几个月的打磨,年,李健推出了首张个人创作专辑《似水流年》,10首歌所有作曲和编曲都由他一人完成,因此风格明显:关于时间的画面感会逐渐铺陈在你眼前,种种美好浮泛开来。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告别了原来的组合。那时,这张唱片还是一片空白,甚至连它的轮廓也想象不出,我曾一度陷入了迷惘。然而,就像每一个节日的自动来临,幸运的我总是与这些音符不期而遇。不过,在这孤独之旅中伴随我的除了那些短暂的欣喜之外,更多的是迷失的焦虑和寻找的不安。回过头看到曾经的起点已在身后,这一段距离让我感到欣慰,就好像尽管金色的秋天还没到来,但望着这些自己亲手栽种的秧苗正在茁壮成长时,心情是愉快而满足的。”
主打歌《似水流年》的灵感源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在看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李健开始着手写下《传奇》的旋律,并将该曲交给左右(李健的清华师兄刘兵)去填词,把曲子给他时李健没给出任何提示,没提出任何要求,成稿基本也没有改动。
《紫罗兰》里有李健妻子的和声。
第一张全创作专辑《似水流年》为李健赢得了很多荣耀,中歌榜第一、金曲奖、最佳新人……这些成绩纷涌而至的时候,他却冷静地保持着低调和专注,将精力放在了创作上。
他的注意力永远会在下一张唱片的创作上,得奖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不会为得奖而刻意写歌。
年1月20日,李健发布了个人第二张专辑《为你而来》。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专辑。无论换了多少音乐播放器,《向往》总是不会缺席。
相比第一张专辑,《为你而来》的十首歌词曲全部由李健完成词曲创作。
年,李健获得第十二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内地最佳创作歌手奖,分量极重。
两年前的年,李健结识了偶像郑钧,郑钧拿到李健的作品细听后表示非常欣赏,因而作了《为你而来》的监制;负责编曲的有E乐队、虞洋,他们分别擅长电子乐和英式摇滚乐。专辑制作人是李健。
在同E乐队编曲期间,他们通常是工作到第二天的中午才睡觉,导致后来作息时间完全混乱,但每一天都会有令人兴奋的时刻,美妙音乐的诞生带来很多幸福感。
Ⅵ
年、年、年、年、年,李健独立,不刻意迎合,以两年出一张专辑的速度做自己的音乐,写出了真诚的、直击心灵、令人感动的歌曲。
期间,还为很多电影创作了歌曲:《如果可以》《23秒,32年》《戏迷人生》。
为他人写下了《丽江》《蔷薇刑》《我愿人长久》……
“打动别人的音乐一定是先打动自己的。”
年出了一张翻唱专辑《寂寞星空·见歌》,李健在演唱技巧上的把握与运用,更显得他的歌声飘逸而空灵,不紧不慢。
年,李健在上海机场碰到了陈希书记,当时他说:“很不好意思见您,因为我是个不务正业的学生,我没有当成工程师。”陈希说:“哪里话!清华不是罐头工厂,每个人都一样,都是工程师。学校的多样化,本是清华培养的一个目标。哪天拿来你的唱片让我听一听。”
李健不断出歌,在乐坛有了一点成绩,后来又沉寂了一段时间,然后又会宣传新专辑。在媒体上出境的轨迹似曲线;又如海面,波涛汹涌后总是平静。
与李健的音乐在圈中的好口碑以及获奖无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健听众的小众。
在艺人们挖空心思找机会出境造势的时候,李健只在出新专辑的时候才会出来宣传。
这让李健显得很另类。
清醒地坚持,真实的情感。
他希望自己的音乐大众化。
“转机”出现在年,李健8年前就写好的收录在第一张专辑里的《传奇》由王菲在春晚演唱。
作为王菲复出的首秀,《传奇》这首歌受到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