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浮沉30年,是华硕变弱了还是对手变得更强
TUhjnbcbe - 2025/3/16 0:30:00

今年以来华硕人事、产品研发等议题一直有传言,高层组织改组可望替明年转型再出发定调。上周华硕召开董事会,宣布沈振来将在月底辞职,未来将采取双CEO的人事构架,许先越和胡书宾共同担任华硕未来的CEO,去年开始,华硕就先后进行过了两次组织改革。尽管动作很大,却收效甚微,纯利润和营收额均有所下降。目前这个老牌台湾PC厂商不仅在智能机上掉队,在自己的主阵地PC业务上也已经掉队。

四大天王

年愚人节,台北市长春路,一家大不过30平的办公室内,四位宏碁曾经的工程师另起了炉灶,拿着万的新台币成立了一家公司,公司希望能成为“华人之硕”故命名为华硕,以电脑主板设计制造为主要业务。

在当时市场环境中,大企业都不屑于这种没有油水的小生意,这四人却看到了电脑主板所蕴含的市场潜力,次年便推出了主板,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处理器,领先台湾同行半年。

年年底,42岁的施崇棠应四位学生的邀请,从宏碁个人计算机事业处总经理位置上退下来,转道成立仅4年的华硕,自此带领华硕一路披荆斩棘,从默默无闻的小厂到世界强,只用了短短12年。

烈士肝肠名士胆,杀人手段救人心

年,台湾电子产业蓬勃发展,当时主板领域的老大还是美国Micronics,华硕还是一家初创公司,三年后一切都变得不同,这一切的变化有英特尔一份功劳。

英特尔也想进入行业分一杯羹,当年就喊出做万块主板的口号,面对国际巨头的汹汹来势,台湾的企业人心慌乱,最先稳住阵脚是施崇棠。正常情况下争抢市场要不就拼服务,拼品质,要不打价格战,但是和巨头狭路相逢,这几条道很难看到希望,此时沉稳而又老辣的施崇棠独辟蹊径,并不打算正面迎击英特尔。

施崇棠联合其他厂商开始对英特尔“罢工”,他们拒绝采购英特尔微处理器,转向别家,台湾一直是英特尔的大客户,70%的微处理器订单都来自此,焦急上火的英特尔只得被迫撤退,这一战台湾大胜,或者说是华硕大胜,施崇棠不仅救活了台湾主板,同时为自己日后成为主板界老大奠定基础。

华硕的崛起,使得惠普等国际厂商的订单相继飞来,3年后的年,华硕以.3亿新台币的营收一跃成为行业老大,销量遍布全球,同一年台湾又成立了两家后来享誉世界的科技公司——联发科和宏达(HTC),日后一个成为全球知名IC设计厂商,一个成为智能机的开创者。

坚如磐石

《左传》中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成功的企业都深谙此道,占据主板行业领军地位的华硕,也开始了自己的多元化经营,年华硕第一台笔记本电脑P问世,这台电脑成也坚若磐石,“败”也坚若磐石。

首度制造笔记本,其他厂商的都尽量做轻薄,华硕的产品做得又笨又重,被同行奚落了一番,福祸相依,这台电脑却也让华硕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P搭载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平稳运行了多天,没有发生任何故障,这成了华硕后来宣传的活广告,虽然第一步走的不是完美,好在第一次小批量试水,算不上大卖却也买的不错,在当时台湾以伦飞、宏碁和IBM三大厂商为首的天下,挤出了点生存空间,接下来,华硕开始在笔电上越走越远,两年后华硕推出全球第一款超轻薄全内置笔记本电脑M系列,从此技术与设计的平衡成了华硕的代名词,华硕笔记本也多次斩获国际设计大奖。

年,华硕营收突破亿美金,此时华硕的主板也已攻占60%以上的市场份额,那句“在全球每三台台式机电脑中,就有一台使用华硕主板”响彻荧屏内外,华硕也和宏碁,HTC并列为台湾科技产业三巨头,次年以亿美金的营收挤入世界强,风光无限。

两硕分家

年如日中天的华硕,突然将自己的代工业务独立出去,成立了和硕公司,分家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品牌与代工的冲突,时间退回到两年前,华硕总营收一口气增长了56%,从亿一举达到亿,相当于一年创造了一个能排进台湾前20强的企业,代工对营收的贡献却从一年前的60.5%跌到了50%不到,自有品牌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代工,导致代工订单逐渐流失,华硕的大客户,索尼,苹果等相继把将订单交给了广大,富士康等纯代工企业,以免养虎为患。

彼时野心勃勃的施崇棠想要进军欧洲,他来到德州戴尔董事长的家里,还未来得及开口,对方则表示要拿代工单,先解决代工与品牌之间的冲突,最终经过长期的讨论后,年华硕的代工业务被分离出来,成立新的公司华硕,自此两硕分家,代工与品牌分道扬镳。

巅峰,下滑

在两硕分家的同一年,宏达(HTC)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安卓系统手机,宣告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此时的华硕在PC市场如鱼得水,截止年,以11.5%的市占率,成为仅次于惠普和联想的全球第三大笔电商,同年全球PC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跌幅,3年后,华硕业绩严重下滑,被迫重组。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华硕在攻城略地拿下PC市场的时候,一场变革已经席卷而来,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移动智能设备发展迅猛,特别是手机行业,平板行业,而增长过快的华硕显然没有跟上这一波节奏。

年4月HTC市值首度超越诺基亚,达亿美元,是5年前的30倍,成为安卓手机市场的最大赢家,国内有华为,酷派,联想等企业蠢蠢欲动,国外有三星,苹果把持,为发烧而生的小米,也在年底推出了第一款手机,创造了网络卖手机的先河,5分钟内就卖出去了30万台,华硕在4年后才姗姗来迟,发布自己的第一款手机,此时HTC已经式微,市场没留给华硕多少发挥空间。

死磕手机

主板起家,通过笔记本业务崛起的华硕,不是没有看到智能手机的兴起与电脑市场的低迷,也许是放不下PC市场的肥肉,等想起来要分一杯羹时,却连一口汤也没喝上,施崇棠曾言:“智能手机已成为用户一个绝对重要的触网端口,也是全部互联网相关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这块市场我们必须拿下。”

也许联想的造机之路给了华硕希望,联想收购IBM后,一举成为全球最大PC生产商,联想却高兴不起来,电脑的利润越来越薄,让联想半被迫半主动的转身做手机,并一度跻身“中华酷联”,成为国产四大品牌之一。

华硕以PC厂商的身份进入智能机市场,企图以疯狂堆料以及一大堆亮瞎眼的噱头拿下市场:全球首发骁龙(PPT机型)、全球首款4GB机型、全球首款8GB机型、全球首款GB存储机型、全球首款同时支持GoogleTango(AR)和Daydream(VR)的机型,机型听起来令人目眩神驰。

尽管耗费了巨大精力,可市场反馈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年推出ZenFone手机系列,手机整体出货量仅万台,施崇棠又定下了年2万部的销售目标,因摄像头模块、显示屏等配件供应短缺的难题,销量定格在万部。在对下一年的目标进行规划时,施崇棠给出了销量翻一番达到3万台到万台的目标,而当年排在第五的小米万部,占市场份额11%,华硕则被归为other一栏,和其他手机总共加起来万部,曾经如日中天的HTC出货量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PC势微

手机没做好的华硕,赖以生存的PC也遭遇了滑铁卢,年华硕净利润创下年以来最低,第一季度出货量下跌14%,一举刷新行业下跌记录,更坏的是,根据美国《消费者报告》出台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华硕台式电脑故障率为29%,笔记本电脑更是高达33%,曾经每三台台式机电脑中,就有一台使用华硕主板,变成了现在每三台就有一台是故障的。

重组之路

台式机份额不断被挤压,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便携,时尚成为主流,除只有部分发烧友执着的追求高性能台式机,PC厂商们都选择性的放弃台式机,将重心转移到超薄本,针对于此,去年7月,华硕对个人电脑业务进行一轮重组,包括退出个人台式机业务,

1
查看完整版本: 浮沉30年,是华硕变弱了还是对手变得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