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0日至7月19日期间,值得买社区举办了#陪伴我人生的那些相机和照片#的征稿活动,吸引我站喜爱摄影的值友们分享自己这些年来在摄影道路上使用过的拍摄设备、走过的地方、拍摄下的风景,还有在画面中的芸芸众生。征稿活动期间,我们征集到了不少值友们的投稿。经过评选后,现选出其中的较为优秀的作品,摘录并展示在下面,并分享给更广大的值友们:
晒器材:
从M43——APSC——全幅,从较便携(M43)——便携(理光GR)——不便携(尼康D)——不想拿(尼康D)。相机的升级过程始终是对画质的一种追求。现在出去拍照的机会越来越少,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出去拍照,拍好照!
这位ID名为“祺鸽”的值友可以说是相当“发烧了”,从M4/3微单、到APS-C便携卡片机、再到APS-C画幅单反相机,最终终于烧到了全画幅相机系统上,再加上林林总总购买的这么多镜头,可以说是非常发烧了呢。除了贴出这么多器材图之外,作者还晒出了使用这些器材记录的照片,其中有不少不同地方的建筑、风光、纪实等题材的照片,照片非常生活化,相信这也是很多喜爱摄影的值友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器材发烧和拍摄之后的收获吧。
8年,我在摄影设备和书籍上的花费仅元,是不是蛮少的?但我感觉自己的设备都蛮实用的。现在大多数时候出门拍照的设备是A7RII+SONYSEL+PhenixEXUV+金士顿GU3急速卡,不算包总重量g,和专业摄影师比轻便了很多,一颗24-镜头的焦段对我来说也可以一镜走天下了,估计以我对设备的要求,一年内不会再买新镜头啦。
从文章中的配图来看,这位ID名为“萌芽talk”的值友是一个相当狂热的骑行爱好者,在相机和山地车的陪伴下走过了祖国大江南北的很多地方,记录下来寒来暑往、春去冬藏的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风土人情。作者的文字不多,但细细看来想必是一个非常喜欢慢节奏的爱好旅游人士,而记录下这些足迹的相机也从最早的普通卡片机,到后来的全画幅微单相机。
老照片回忆:
镜头、闪光灯、机身包含了物理学因素,咔嚓咔嚓的声音让人着迷;胶卷包含了化学因素,将此情此景变为历史影像也深深吸引着男孩子幼小的心。这种对机械的原生痴迷,让我从小到大都能被相机深深的吸引。
从内容来看,这位作者接触摄影的时间可以说是非常长了,自小时候使用父辈的胶片相机,到有了自己的数码相机,再到如今的全画幅单反相机。其中的历程从侧面也像是几十年来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在我们父辈的时候相机和摄影还是一个比较奢侈的东西,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出去旅游才会使用,再到如今数码相机遍地走,快门按钮随便按的时代,从这位作者的照片当中也可窥见一斑,很值得玩摄影年头并不太长的值友们看看。
只是距今又是5年多过去了,我的摄影之路与那时相比,却没有太大的长进,而且因为结婚生子以后,生活琐事增多,随着器材的进一步升级,我的摄影热情却在逐渐下降,技术上也陷入了瓶颈,总感觉很难再提高了。摄影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更多的是为了记录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当然,记录生活本就是我的摄影初衷,但现在的我总觉得少了一些刚入坑时的热情,或许我需要一个契机来完成自己的蜕变吧。
记得曾经看过一组套图,一个父亲每年都会和女儿还有一只狗拍摄一张合影(貌似合影的背景都是一样的)。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痕迹逐渐爬上了父亲的脸上,而女儿则在一张张照片中不断长大,而狗子也在慢慢变老,到最后几张甚至都换了一只。这位作者的照片中的二人世界,逐渐变成了三口之家,而照片则像时间捕手一样记录下这些瞬间,留给未来。
说到相机,说到摄影,按理说在ZDM的大佬数都数不过来,在摄影师面前我们是不应该来参加征稿的,但是,摄影记录的还是生活(景物也是生活的经历),作为喜欢摄影的小白一枚,从单身狗时爱拍的花花草草,到现在拍娃,都是一段真贵的记忆,什么头不重要,真心更重要!
很多狂烧器材的摄影爱好者们可能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摄影爱好者一般都会有很多很多高端器材,而在与其他同温层内的发烧大佬们的交流也会进一步加深这种印象。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都是使用比较便宜的中低端入门摄影器材的,这从厂商的相机出货数据中就能看出来。这位作者目前使用的器材甚至还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尼康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D。尽管一直没有换相机,不过还是能看出来作者是在努力练习拍摄技术,而不是把精力放在研究买什么器材上面,这样的做法很值得鼓励。
很多人说,色彩都是玄学都是懒,后期不就行了。我想说的是,不管前期直出好不好看,我都可以后期呀,但如果前期色彩表现好,我省下了更多的后期时间不是更好吗?你说为啥工作室都是佳能而不是尼康呢?有些特别日常的照片,还真的懒得修,要修也是挑几张而已,大部分都是为了记录,如果本身拍出来就好看,直接保存就好,没必要每张都调。所以哪怕全画幅画质是很好,宽容度好,但是我真的不是很感兴趣,也没必要。还有最重要一点就是便携性,全画幅的镜头实在是没法做得很小。
作为一个胶片摄影爱好者,小编还是很高兴能够看到能够有关于胶片摄影的一切内容。这位作者是那种先在数码相机圈兜兜转转,最后却进入到了胶片相机圈,用了一些比较经典的小机器来拍摄胶片。此外,这位名叫“上帝说得对”的值友有一个观点小编非常同意,那就是能够经常带出门用的,才是好机器。毕竟花好多钱买个特别沉的“健身器材”,拿起来就有一种束之高阁、不想带出去拍摄的心情,相机性能再好又如何呢?
其实,从我使用相机的过程就可以看出,我每个阶段使用基本都是以我的需求作为导向。本来中间也使用过其他家的,比如我的第一台数码单反是宾得的KD,第一台全画幅数码单反是佳能5D2,但终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后还是选择了索尼全画幅微单。诺基亚以前有一句广告语,科技以人为本,我想,摄影的科技也应该如此,就是让更多的人觉得拍照很容易,很方便,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在我站社区摄影领域,来自雾都重庆的咖啡猫简直可算是一大“毒枭”了,人向作品质量相当高了。本文中作者追忆了从早年间使用索尼一代经典数码相机F到如今使用全画幅微单相机的历程,其中对于上古洪荒神兽F的介绍更是让我等比较晚接触摄影的人增长了知识呢。
我从来不认为在当下手机拍照能对单反产生什么威胁,尤其在画质上和后期空间上,两者仍是天地之差(这点在下面的彩蛋中也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来)。但手机又的确是最好最轻便的旅拍备机,尤其是现在又具备了长焦和广角功能,反正每次我的游记中总少不了手机拍的照片,因为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想拿出相机来拍照的,也并不是每时每刻都适合端着个相机拍照的。
少见的手机摄影的游记呢,这位ID叫做“书橱大冒险”的值友通过这一篇关西游记,为我们展现出原来智能手机也能拍摄得这么好,照片素质如此之高,很值得一看呢。
这篇文章中横跨的时间和地域都相当大,作者拍摄的照片质量也相当不错。更可贵的是,里面很多照片都是使用APS-C画幅的α拍摄的。尽可能提升自己的技术,最大程度地发挥器材的性能和长处,是这个作者的特点哦。
以此为生那就逆来顺受老老实实恰饭,并无刚需那就做自己,为什么这么说,拿我作为例子,我做过主持人,做过美术老师,做过摄影,做过培训,做过策划,也曾经是半吊子专业的体育生,而且各个门类最终的结果其实做的还都不错,但是慢慢的我发现我什么都做不到顶尖,因为我有各式各样的退路,这个做不好做另一个也饿不死,恰恰我身边那些只会一项不做这个就要饿死的人现在都做出了自己的名堂,这就是第一个点,决定做摄影一条路走到黑没话可说顺应趋势,等你成为一个标杆的时候话语权自然而然就是你的
本站有一位ID名为“稻草人鲁西西”的值友,在值得买社区开始了长篇文章连载,目前已经写到了第十一篇。文中的作者回忆了自己从开始摄影以来的心路历程、使用过的设备和拍摄到的照片,不知不觉已经吸引了非常高的人气,很值得一看呢。
感谢以上各位值友和大家分享的优秀原创文章,小小值期待阅读到大家后续更加精彩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