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见读书的朋友大家好,我是跃犇。这是听见读书陪伴大家的第18期节目,感谢你的收听,希望我的付出能对你有所帮助。
将会一直陪伴你走在更远的路上。
图摩托罗拉公司大楼来自
中关村
我们正在解读的是《浪潮之巅》,作者吴军博士。这期咱们要聊的是一个没落的贵族——摩托罗拉。没落放在摩托罗拉身上很好理解,毕竟当年雄风在已不再,但为什么说他是贵族呢?我们得把他从欧洲的那套规矩来看,要成为一个贵族,是得有硬性条件的。一种办法就是拼爹,家里得有钱,最好还能在政府机构或者教会混个公差,那个时候公差是能世袭的,一代传一代,这样官二代的日子就很滋润。第二就是宗教贵族,社会一乱,人们没了安全感就得找点精神寄托,所以教会日子过得最好的时候就是大家日子过得最差的时候。人民越惨,教会就越富就成了大地主,就逐渐培植起自己的势力,这个时候出现的叫教会贵族。但咱们说的摩托罗拉,都不属于以上两种,他属于第三种叫军事贵族,可以类比咱们古代的军功制。比的是谁战场上更生猛,拿到更大的军功,可以说这个是平民登堂入殿的最佳选择。摩托罗拉的创始人保罗·高尔文就是这样一个从底层不断历练并终有所成的人。
图摩托罗拉牌汽车收音机来自
汽
最早摩托罗拉是生产汽车里的收音机的,本身就具备一些技术实力。所以二战的时候,美国军方在研究无线电通讯工具的时候,里面就有摩托罗拉的一些工程师参与。最后虽然军方没有研究出什么结果来,但到了年摩托罗拉搞出来了,就顺理成章成为了美国军方和政府部门的供应商。摩托罗拉的产品质量不错,经住了战场恶劣条件的考验,名声越来越大,以至于之后人们只要一提起无线通信,首先想到的就是摩托罗拉,而且他也牢牢垄断着这个市场。八十年代初,摩托罗拉开发的民用蜂窝式移动电话问世,这就是最早的手机,不过在那个年代,他有另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大哥大。
图大哥大-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来自
国内的很多电影在描绘那个时代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个场景,就是开着桑塔纳,手握大哥大,俨然一条城市风景线,无时无刻不在众人的艳羡中度过。那也是摩托罗拉最风光的日子,在移动通信、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处理器三个领域没有人能跟他抗衡,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大公司的坏毛病,仗着自己产品不错反过来绑架顾客,摩托罗拉的声誉特别好,就像后来被人们拿来开玩笑说砸核桃的诺基亚一样。握着这样的绝对优势,但最后的结果我们大家都看得到,摩托罗拉走到今天已经几乎没有了存在感,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们来看看这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图第一代蜂窝通信系统-摩托罗拉家族
最先的情况是这样的,摩托罗拉垄断了第一代移动通信市场(1G),技术优势非常明显。所以尽管摩托罗拉手机卖得特别贵,但全球百分之七十的市场还是牢牢掌握在他的手里。我们在这里光说它贵可能大家心理上没有什么感觉,但我举个例子可能大家更好理解。那个时候摩托罗拉手机在咱们中国的一台不错的摩托罗拉要卖到两万块钱。这么高的价格还有如此多的市场份额即使放到今天也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所以其他公司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移动通信上,说到这儿是不是感觉有点熟悉,这样试图弯道超车的案例多年后也出现在一个中国企业身上。当第二代移动通信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欧洲人联合起来了。以往的欧盟看似是一个联合体,实际上仍然在很多地方相当松散。不论其中的哪个国家单独拎出来在技术上都没办法和美国抗衡。有的时候,你就能看得出,能让兄弟们和谐相处的一定不是遗产分配,而是大敌当前。欧洲的独立意识在美国的阴影下日益增长,各成员国一改以往的各自为战,强化了内部的合作,终于在第二代移动通信上获得了突破(就像多年后的空客)。年通过的第二代标准就是他们提出的,从之后华为在5G上的话语权上,大家就能看出来,标准制定者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不过当然,在标准上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摩托罗拉在手机上的失败,就像三星一样,它没有参与制定任何标准,但在手机行业仍然过得很滋润。所以摩托罗拉失去手机市场的统治地位的原因还必须从自己身上来找。
互联网圈里,资深人士都喜欢了一个话题,就是公司的基因。听起来很抽象,但是当我们仔细的研究分析后就能得出确实如此。我们今天的主角摩托罗拉,在第一代通信技术使用的是模拟信号,这个模拟信号呢咱们可以把它想象成“电信号”的语言,打一通电话,它首先得把我们说的话先转换成自己懂的语言,然后等传递到另一边,再还原出来。摩托罗拉在这方面积累的优势太大了,以至于出现一个问题,它不希望第二代数字手机的普及,第一代技术带给他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他要尽可能的延长这套技术的寿命。家里放着金矿,没人愿意跑出去和别人竞争。而且,和所有的大公司一样,内部哪个部门最能给公司赚钱,哪个部门说话就最有分量。所以在摩托罗拉搞新技术开发的通信部门就没什么存在感。这就让它在和对手的对抗中,慢了半拍。
当然,在摩托罗拉的掌握的优势面前,慢一点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问题。等回过神来,迎头赶上肯定是来得及,但基因问题在这个时候就出来找麻烦了。这个基因使得它没有办法适应新的市场竞争。怎么说呢?我们来看,在最初的模拟通信市场上,技术是重中之重。像其他什么外观、便捷度这些其实并不重要。而且关键的一点是摩托罗拉深耕的技术有很高的壁垒,不是别人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这点玩音响的朋友可能体会更深,音响的模拟部分,不同的厂家做出来的效果就是不一样,就是能听出差距。索尼和先锋就是没办法和哈曼卡顿和柏林之声比。
图柏林之声来自
博客苏州利星
这一点就是摩托罗拉内部一直信奉和追求的,它就像是一个偏执狂,会疯狂的追求技术上的优越感。但拿我们今天来看,数字电子技术早已经统治了整个世界,各种各样的手机品牌让人眼花缭乱,他们之间技术上的差距其实并没有多大,用户也不会因为一点微小的技术上的差距一边倒的走向另一个方向。相反,人们更看重的是功能、外观等等这些非底层技术堆积来的东西。在这些方面,摩托罗拉就差了很多。而且不光是这里有问题,等到摩托罗拉传递到第三代家族领导人的时候,问题也就随之显现出来了。家族式的传承,让公司的命运有了很大的随机性。这就像咱们古代的皇帝,不是每一个继任者都能把这个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尽管继任的加尔文三世并没有犯下什么大错误,但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平庸或许就是一种错误。
图铱星计划来自
趣科技系列
年1月10日,spaceX的猎鹰9号在无数人的注目中回收失败,很多人感叹梦想陨落的同时却不知道,在三十多年有前一个早已经有一个比马斯克更加宏大的计划,故事的结果却更加凄凉悲壮。那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摩托罗拉,他们发布的这个计划被命名为——铱星计划。计划的目的是占据世界通信市场的主动权,实现在任何地方都能使用手机通信。我们都知道,今天的移动通信靠的是天上的卫星和地上的基站。只有基站能覆盖到的地方才能保持通信。但当时的铱星计划有所不同,他的计划是发射77颗低卫星组成覆盖全球的卫星系统,每颗卫星都有三千多个信号通道,可以供手机直接通信。这是一个非常宏伟超前的计划,相当于把我们地面的蜂窝移动系统搬到了天上。这个庞大的计划也自然就意味着恐怖的支出,摩托罗拉联合了几家投资公司最终才启动了这个计划。年,第一颗铱星发射成功,之后顺利投入了商业运营,受到了万人追捧,股价在一年的时间里完成四连跳。整个计划看起来非常成功,但人们慢慢发现,计划开始变得有些力不从心。这个项目的投资实在是太高了,需要五六十亿美元真金白银,光是每年的维护费用就要几亿美元。所以铱星公司就不得不在拿到的投资和股票筹集到的钱之外另寻资金,三十多亿美元的债务像座大山压在铱星公司身上。暂时没有足够的盈利,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大幅提高产品价格上。出售的手机要五千美元,每分钟通话费用三美元,这些在今天都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数字,更不用提在当时社会的反响。铱星公司的用户迅速的降了下来,最终因为资金链断裂申请破产保护,一代神话终为泡影。摩托罗拉为此身心俱疲。
图
瑞幸咖啡
来自
嘉论理财
铱星的故事很像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瑞幸咖啡,他们都有一个好故事,都能描绘出一个美丽蓝图,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有不断流入的资金来维持。看不到希望的梦想,只能是一个梦想。
在铱星计划上的努力分散了摩托罗拉的精力,所以逐渐在计算机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上落得下风,与他相对的英特尔和德州仪器慢慢崭露头角不断稳固自己的地位。摩托罗拉的境况岌岌可危,像这种关键时刻,我们听到故事里常有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的牛人登场,但很不幸的是摩托罗拉没有等到,直到年美国网络泡沫破灭,摩托罗拉雪上加霜从此坠入了深渊。
当年开创产业的先驱,只在掀起了第一波浪潮便被对手迎头赶上完成了超越。此后又多次出现技术路线的错误和执行力的问题,失去了利用技术优势夺回市场的可能。不过尽管摩托罗拉就此衰落,但它几十年来带给了这个世界无数的惊喜和可能。人们会永远记住他的名字和他讲述的故事,摩托罗拉这一串字母会永远铭刻在世界通信史的长卷上。
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节目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节目不错,可以给分享给你身边的好朋友。期待和你的下周五的见面,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