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这个陪伴无数人青春的手游王者,如今为什么
TUhjnbcbe - 2024/9/13 22:04:00
                            

最近,游戏公司Gameloft迎来了自己的二十周年纪念日,为了庆生,他们免费放出了一个包含30款游戏的合集(只限安卓)。

其中不乏《泡泡龙》、《N.O.V.A》、《现代战争》、《僵尸之林》,这样的经典老游戏:

很多年轻的差友看到这条消息时,可能是一脸蒙逼的,《NOVA》?《现代战争》?看着游戏挺多,可这陌生的名字和IP都是些啥啊?

这游戏公司的Logo倒是似曾相识,但国内有天美和光子工作室,国外有开发了《部落冲突》和《皇室战争》,如日中天的SupperCell。。。

Gameloft?您哪位?

更何况,这个合集需要GooglePlay才能下载,图片中很多Gameloft生产的游戏,在应用商店里早已纷纷下架,难觅踪影。

所以,当这条消息砸在忙碌的中文互联网时,只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水花,消失在大部分用户的信息流里。

但是,这小小水花荡出的涟漪,却让一部分老玩家坐上了时光快车,甚至很多有关Gameloft的讨论帖都成了大型青春回忆现场:

还有人对这家游戏公司送出祝福,感谢他带来的欢乐:

但差评君看到最多的,则是人们对Gameloft“那个时期”的怀念和追捧:

“那个时期”究竟是哪个时期?

事实上,Gameloft是一家致力于将3A游戏搬运到手机上的游戏公司,在那个移动网络还不太发达的年代,那些高画质、高水准的游戏,给一代玩家带来了特别美好的回忆。

在手游界,一度流传着这样一句话:“Gameloft出品,必属精品。”

所谓的那个时期,正是指这家公司曾经如日中天,却在不知不觉间被人们渐渐遗忘。

因为什么?故事还得从Gameloft的创始人米歇尔(MichelGuillemot)讲起。

年,米歇尔出生在法国,他的父母都是商人,经营着一家生产化肥和农业产品的小型家族企业。

他当年并不是什么游戏宅男,只是爱跟他哥一块打打街机,偶然间,他们发现伦敦的游戏价格只是法国的一半,嗅到了商机,就和哥哥一起开了个海淘公司,倒卖游戏赚差价。

卖游戏让他们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他们并不满足于此,于是在年,米歇尔和哥哥开了个游戏公司,名字叫Ubisoft,也就是日后全世界玩家耳熟能详的育碧。

但是,育碧并不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年,米歇尔发现了手机游戏领域的巨大空白,于是成立了Gameloft,作为育碧的子公司,主要制作手游。

因为育碧就是自家开的的,所以Gameloft跟育碧关系很好,还可以直接移植自家的ip到手机端,所以,他们制作的第一批游戏就是:《波斯王子》。

因为整个公司的员工都对手游有极大的热爱,所以在那个千禧年刚过的年代,即便是在黑白屏按键手机上,他们也能把一款JAVA游戏做得非常有意思。

还有《RealFootball》等游戏,虽然画面在今天看来非常土味,但在那个手机只能玩《俄罗斯方块》的年代,可以说是让游戏性在非智能机上发挥到极致。

随着手机机能的进步,Gameloft的手游也在不断革新,但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始终秉持着一个观点:拒绝快餐游戏,只做保存时间长,有重复游玩价值的游戏,在一款游戏问世之前,甚至要做几个月的商业调研。

所以,他们陆续推出了《细胞分裂:明日潘多拉》:

还有《狂野飙车》系列:

差评君当年还没有手机,但只要班里有人捧着一台摩托罗拉,只要他打开这款赛车游戏,一定会引来一群男同学在旁边围观。

年,班里最土豪的同学带来了诺基亚N97,iPhone4也被乔布斯捧在手心里第一次问世,这是手机的里程碑,也是手游们的转折点。

Gameloft当然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们不但继续把育碧的经典大作《刺客信条》移植到JAVA平台:

还推出了一款全新的作品:《NOVA》,在今天看来,这款游戏的确是有对《光环》系列很重的模仿痕迹,但他既保留了《光环》的美感,又提供了爽快的游戏体验和精彩的剧情。

在那个人们对手游贫瘠的年代,它好玩到让你不忍心责怪他的模仿和抄袭。

更屌的是,《阿凡达》刚刚上映一年,他们就把这个ip给搬到手机上了,绝对的动作游戏,玩起来还真的像模像样:

在尝到甜头之后,Gameloft踏上了把3A大作再加工,放进手机里的道路,让你在手机里也能体验主机的快乐。

比如他们会《GTA》系列修改一下,变成自己家的《Gangstar》,画面和动作设计都有保障,还有很多支线供玩家游玩:

如果你现在看有人用iPhone4游玩这款游戏,会有种魔幻的既视感,但在当年,你只会觉得惊为天人。

图片来自B站

鱼儿游进了画里▼

还有这款叫《生死九毫米》的手游,玩法和子弹时间的设定明显是学的《马克思佩恩》,但无论是界面的设计还是动画的穿插,玩起来都非常舒服。

还有这种巧妙的QTE设计,更是给玩家们一种惊艳的感觉:

不仅如此,Gameloft还在手游的FPS领域颇有心得,无论是《兄弟连》还是《现代战争》系列,都特别受欢迎,虽然有模仿《使命召唤》的痕迹,但他们在画面上毫不缩水,剧情上也很下功夫。

时至今日,依然会有人记起游戏中的细节。

随着手机机能的不断提,Gameloft就变得更加暴力了,他们就是要提供最优秀的游戏画面,让你根本分不清楚这是哪一年的游戏。

他们曾经出品《超凡蜘蛛侠》:

以及画面代代进步的《狂野飙车》,这些游戏凭借着超然的画质纷纷红极一时,爽就完事了。

而且,他们还在全平台都做了适配,当年你在WindowsPhone上也能玩到这款游戏,不过,游戏的主力玩家还是来自安卓和ios。

不过,在当时,大部分中国玩家都是玩盗版的Gameloft游戏,很多人至今还记APK这个词,在玩游戏之前你得先找资源,下载一个APK安装包,然后放进指定的文件夹里。

在安装过程中,几乎每个安卓用户都会心情忐忑,期盼着这个安装包可以适配自己手机的版本,直到打开游戏,看到这个熟悉的logo充满屏幕,才可以真正地放松下来,然后一口气把手机玩到滚烫。

但,Gameloft还是没能将自己的优势维持下去,到了年,他们的营收虽然超过两亿美元,但收入增长和用户活跃量已经产生了颓势。

因为像《波斯王子》那样的ip属于育碧,而因为不断的搬运,Gameloft没能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只能不断地推出老游戏的新版本,画质虽好,但用户粘性不够。

年,Gameloft又迎来了重大事件,他们整个公司都被维旺迪恶意收购,公司的创始人米歇尔也直接宣布离开。

在收购之后,维旺迪向全体员工发了一封信:说希望这是一次伟大的全新旅程。

事与愿违的是,在维旺迪收购Gameloft以后,更改了游戏制作的策略,开始在游戏里添加氪金项目,甚至宣称不再制作收费游戏,只提供鼓励氪金的F2P游戏(注:Freetoplay,免费游戏。)

面对Gameloft的境遇,很多玩家纷纷谴责开始声讨无良公司维旺迪,认为它是让Gameloft失去活力的元凶。

如今的《狂野飙车》,也成了一款充满氪金内购的免费游戏▼

但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批窝在被子里,握着滚烫手机打游戏的玩家们纷纷长大,有的不再游戏;有的购买了自己的主机和PC,但更多玩家,还是选择用网络手游填充自己的碎片时间。

而维旺迪的裁员、免费、内购氪金的策略,在今天看来,反而成了顺应市场的操作。使Gameloft以另一种方式活了下来,虽然关停了全球很多工作室,但营收却隐隐开始有了保障。

就在前几天,还有消息Gameloft正在开发一款新游戏,画面非常炫酷▼

随着移动网络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发现:即便花再大精力做一款画面优良、一次性买断的手游,也不如推出一款带有内购、长期运营的免费游戏收益高。

因为玩家在改变,市场也在改变。

所以说,Gameloft并不是被“臭名昭著”的维旺迪毁掉了,而是被市场和玩家抛弃了,在游戏里加入氪金系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不可否认的是,Gameloft的确生产过很多优秀的游戏,有过辉煌,陪伴了一代人的青春,但恶龙不断出现,勇士却终将老去,他也依然败给了不断改变的市场。

差评君并不想带着优越感,评论收费游戏和免费游戏的优劣和利弊,因为我自己也会在闲暇时间打打手游氪氪金,毕竟,与人斗其乐无穷啊。

但当我在Gameloft20岁生日的那条推特下,看到有人翻出自己的iTouch,打开名叫Gameloft的文件夹里,当年玩过的游戏还全都留着时:

我突然发现,这种充满回忆和怀念的感觉,已经很久没有游戏能够给我了。

原标题:《这个陪伴无数人青春的手游王者,如今为什么无人问津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个陪伴无数人青春的手游王者,如今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