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老美紧张了得电池者得汽车智造未来,我们正
TUhjnbcbe - 2023/8/15 21:20:00

汽车工业在国家经济格局中,起着重要支柱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汽车制造几乎是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实力的象征。

近两年,汽车行业面临着革命性的转型,开始进入“电动化”和“智能化”时代。咨询公司贝恩预测,到年,电动车将占全球新车销量12%左右的比重,到了年,这一比例将高达50%以上。

智能化新能源汽车是将成为数字AI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也将成为5G时代最重要的市场场景。智能化汽车将打破传统汽车行业的旧格局。而很显然,作为全球新兴汽车市场最大的中国,已经抓住了这个行业新旧格局兴替的机会,日益扩大的智造规模,正在推动着整体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进程。

这里面,特斯拉大陆厂、蔚来、小鹏、理想、比亚迪,已经成为标杆级别的造车新势力。中国的制造企业、系统提供商、以及众多的供应链单位,撬动起数百亿美元的产业规模,领导着迅速发展的电动汽车市场。

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以及当前热度旺盛的便携式消费类电子市场依然庞大,这使得动力电池产业呈爆发式增长。

在年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锂离子电池供应链排名中,中国以令人惊愕的速度,赶超了过去十年间一直领先全球的日本和韩国,成为全球头号玩家,直接或间接控制了全球70%的锂供应。纵观全球汽车产业链,这也是汽车工业史上,中国首次在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方面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我们如何主导了全球电池供应链

曾几何时,石化燃料一直是能源战略的主要目标。西方一直竭力保护石油生产等战略性资源。

而在新能源变革的过去十年,我们开始重金扶持新兴动力电池供应链发展,辅之以激励*策,才有了我们开始主导全球电池供应链的现状。

而新一代动力电池正是减少对石化燃料依赖的关键,新型电池不仅在智能化的电动汽车领域,意义重大,而且当今的便携式消费类数字产品,更是将续航作为主要性能体验。

中国电池产业之所以大获成功,一方面受国内高达72GWh的庞大电池需求的推动,另一方面,我们逐渐掌控了全球80%的电池金属精炼产能、77%的电芯产能和60%的关键原材料产能。

这其中,我们创造了无数奇迹。

新余,作为60年代的核工业电池生产基地,曾经一度荒废,但动力电池产业兴起的今天,这座城市已经成为特斯拉、宝马、通用的电池供应商聚集地,摇身一变为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重要节点。在接下来的电动汽车时代,这座城市似乎变得充满希望。

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从默默无闻到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第一,仅用了不到十年。

依赖中国电动汽车高速发展的这几年,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生产基地,从而带动了整体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这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崛起夯实了基础。

年第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48GWh,同比增长了.6%。其中,世界前10大生产企业中,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这四家企业则完全是“土生土长”的民族企业。4巨头的合计市场占有率高达43.34%!其中,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占国内市场的50%,占国际市场的31.6%

科技逆全球化的氛围里,中国企业比海外同行更加重视外部供应链的脆弱性。就拿钴供应来说,钴是制造智能电动汽车锂电池的关键金属,在全球每年13万吨的钴产量中,有60%以上来自刚果(金)。中国公司与钴生产商嘉能可建立了长期的供应关系,掌握了刚果(金)钴矿石40%的产量。

动力电池产业仍在不断向上突破,扩大领先身位

宁德时代的纳电池

动力电池领域内,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两种技术路线,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原材料成本等方面各有优劣,各自的缺点短期内都难以突破。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过高(30%-40%),市场一直有着对更低成本技术路线的需求。

钠电池与锂电池的早期研究几乎都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90年代之后锂电池成功商业化,而钠电池依然处于实验室或小规模试用阶段。但最近10年,学术界对于钠电池的研究又有了一波新高潮。

钠电池在宁德时代的推动下将加速商业化,会尽早建立自己的价格优势。亿欧EqualOcean根据公开资料收集对比,钠电池虽然短期内成本仍然较高,但未来降价空间较大。

挑战公里动力电池续航

未来,公里续航的纯电汽车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王炸级别的产品。如果届时搭配上可以媲美加油时长一样的快充体验,这会让燃油车的最后一点优势荡然无存。

动力电池,占到了电动车成本的30%-40%,决定着整车价位。电池的能量密度,决定了电池重量和体积,也是整车续航能力所在,最重要的是车载电池的大容量高密度趋势,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目前,蔚来的固态电池技术,智己的“掺硅补锂”电池技术,还是广汽埃安的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目标直指“公里续航”、“超级快充”,以及电池寿命更久、体积更小、安全性更高等特性,这些都是试图解决当前新能源汽车核心痛点的颠覆性技术。

电动汽车能否让我们重新演绎消费电子的辉煌?

十年前的手机市场,一度由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海外品牌主导,但多年的激烈竞争下,仅有三星和苹果仍旧雄霸在手机市场榜单中,国产手机品牌如华为、小米、OPPO、vivo等迅速崛起,苹果最大的OEM产地也设在大陆。大陆已经形成规模庞大的消费类电子整体供应链。

而目前,目前的市场、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态势,智能电动车制造行业似乎又在复刻,手机类数码电子高速发展的初始年代。

中国正在迅速扩大电动汽车的年产量,随着中国传统车企和众多科技品牌纷纷进场,LMCAutomotive估计,到年,大陆每年将生产超过万辆电动汽车,而去年的产量约有万辆电动汽车。

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比亚迪、华为、百度,这些新兴造车势力,正在大陆推动着电动汽车和智能驾驶概念和需求的兴起。没有人怀疑,电动车的未来10年,将会重塑中国智能手机供应链的辉煌十年。

大陆智能手机产业崛起,使得很多国内企业的产品进入世界一线供应链,不妨历数如下国产明星元器件:华为麒麟、汇顶指纹识别模组、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屏幕、闻泰科技的功率元器件。国产替代已经成为手机供应链的必然发展趋势。

而智能汽车市场规模数倍于手机市场,其供应链涉及的科技和工业范围更广,对产业经济的影响更大。而动力电池占到新能源汽车成本的30%-40%,我们在这个领域具备了控制力,相当于多拿到科技博弈的一张王牌。

写在最后

世界新技术变革发展到今天,供应链可持续性和碳排放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确保原材料加工和电池制造使用低碳电力已成为重中之重。动力电池开始更多的被提及,这是不是开始让那些单边思维的人有些不安了呢?

当然,除了技术、市场需求,我们在锂电池价值链铸就的优势,还来源于大规模投资全球各地的关键矿产开采产能,而且我们的金属精炼技术相较其他国家,具备决定性优势。

一旦开始出现领*企业,规模化迈出第一步,我们总能在某个行业策马扬帆,这是不是对我们目前较弱的半导体行业最好的启示呢?任何想依仗技术先发优势,动辄以脱钩方式企图压制竞争者的行为,都需要好好掂量一下。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美紧张了得电池者得汽车智造未来,我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