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董宝珍老师,你给茅台经营开出三副药方
TUhjnbcbe - 2023/8/13 21:06:00

在中国白酒上市公司投资人中,董宝珍和但斌都是贵州茅台的“忠实信徒”,尽管二人观点相左,但都敢于直言,坚持己见,在茅台股票操作中取得巨大成功,可谓市场“茅粉”风向标人物。

5月,在茅台举行的股东大会上。茅台集团董事长李保芳表示“我请了两个人吃饭,一个是但斌,一个是董宝珍,他们两个在酒桌上忙着表达各自的观点,你说你的,我说我的,酒都没顾上喝几杯。”李保芳还表示,董宝珍虽然对茅台有这样那样的非议,但是,他确实是个坚持独立思考的人。

日前,董宝珍发表了《对贵州茅台未来经营战略的新思考》一文。对茅台未来经营提出“加大对工艺和工人的投入”、“彻底退出葡萄酒行业”、“减小对保健酒投入”、“做不到行业和细分市场第一都要放弃”、“不要在贵州省之外收购同行业的酒厂”五点建议,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其中三副“药方”未必准确,本文进行沟通商榷。

01

药方一:

“不要在贵州省之外收购同行业的酒厂。把战略重心放到全面提高茅台酒及系列酒的产量和质量。”

茅台,最重要的资产是品牌,而产区是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茅台之所以拥有中国白酒最高品牌资产,除开历史、文化,是因为离开茅台产区,就难以生产出“正宗”的茅台这一品牌主张,已经被绝大多数“茅粉”认可。

因此,任何稀释产区品牌的行为,都是对茅台资产的损害。茅台不仅“不要在贵州省之外收购同行业的酒厂”,在贵州省内最好也不要收购,甚至在茅台镇也要谨慎收购。

在茅台镇谨慎收购,为何?

年,贵州省人民*府和贵州省技术监督局核准确定了茅台镇7.5平方公里贵州茅台酒原产地域范围。年3月29日,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对茅台酒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从此茅台镇成为了中国首个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区域,茅台镇7.5平方公里的范围成为了茅台镇酱香酒的核心源地。

年5月,经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初审推荐,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受理了贵州省人民*府关于茅台酒调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称及保护范围的申请,通过了将茅台酒原产地域范围扩大到15.3平方公里。

从7.5平方公里到15.3平方公里,理论上原产地扩大了,但这和消费者“物以稀为贵”观念相悖。尽管15.3平方公里原产地范围已经得到官方认可,但茅台应该坚持原产地“物以稀为贵”概念。以泸州市为例,为了拉动当地酒业发展,泸州成立了泸州老窖领衔的“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又称为“酒谷”,集中了泸州市多家中小白酒企业入园。实践证明,尽管地方*府希望由当地龙头酒企带头,组成航母舰队“出海”,可能短期对市场份额提升有助。但结果往往是龙头酒企品牌价值大大的被稀释。茅台不能犯这样的错误。

董宝珍表示,“把战略重心放到全面提高茅台酒及系列酒的产量和质量”。全面提升质量毋言正确。但目前“全面提升产量”,和茅台定位是否吻合,值得考究。

5月20日,茅台集团董事长李保芳在回答云南白药*委书记王锦提问时,明确表示“之所以说茅台酒是稀缺资源,就是因为它的生产受自然条件限制的影响,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承载限制影响。所以,茅台酒产能不可能无限制扩大”。

注意,李保芳此时强调茅台的稀缺,并没有从原产地地域概念有限出发,而是从自然生态承载角度切入。茅台产能提升,一方面要占用土地扩大规模,这是有形的。而茅台酿造涉及到当地的土壤环境、水源、微生物体系、菌种生物等生态综合系统,也将被占用,这些是无形的。茅台产能扩张,不单是原产地扩大,只有和生态系统相匹配,才能健康、持续,才能代代相传,如果说原产地是静态,生态承载能力则属于动态。董宝珍建议茅台未来“全面提升产量”,李保芳董事长提出生态有承载限制,强调尊重生态,持续发展。二者语境颇有区别。

02

药方二:

“做不到行业和细分市场第一

都要放弃”。

从产业经济学角度,董宝珍提出茅台产业发展“要么做第一,要么不做”,实际是遵循聚焦策略。但是,茅台不仅是一家白酒行业龙头,还是贵州省国有支柱企业,承担着应有的社会、经济责任,茅台领导也是*府官员出身的企业家,对于国企而言,“做大做强”有强大的内外因动力。因此,董宝珍认为茅台“做不到行业和细分市场第一,都要放弃”,看似理论正确,并未考虑企业背景。

对于茅台发展方向和目标,贵州省主要领导曾表示,茅台要“做足酒文章,扩大酒天地”。按照这一要求,目前以高端酱香型白酒领先的茅台,仅仅在“酒天地”和“酒文章”上,就有广阔的空间。

对于如何实现“千亿茅台”,茅台集团李保芳董事长曾撰文指出,要实现千亿目标,做强做优做大做久茅台,必须围绕做增量、促增长下功夫,关键在于推动子公司协同发展。可见,在现阶段,茅台还未到“做不到第一就放弃”阶段,而是还要考虑怎样做增量,做协同、做规模。

目前,茅台集团拥有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30家,并参股21家公司,涉足产业领域包括白酒、葡萄酒、证券、银行、保险、物业、科研、旅游、房地产开发等,表面看似乎“跨界”很多,其实内含脉络。其“十三五规划”指出,托起“茅台大厦”的将是“四大板块”。即以酒类业务为核心,积极发展上下游一体化业务,推动关联多元化业务发展,加快金融板块发展步伐,努力打造产融结合新格局。其中金融业务到年要实现营业收入(含税)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15.17%;实现利润39.4亿元,占利润总额的10.83%。是茅台非酒类板块的重点。显然,在“千亿茅台”中,非酒类板块占据相当重要地位,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茅台选择在做强做优酒业同时,做增量、促增长、推动子公司协同发展做大规模,也未必就导致“盲目扩张”,三星、IBM、通用电气、诺基亚等都有成功转型的经历,关键还是看企业资源整合和协同推进的能力。只是茅台选择外延式增长扩张,最好以主业为圆心,和主业有衍生关系进行“同心圆”扩张,如果跨界太大,涉及行业太多,确实也可能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而董宝珍开出的第二副药方,则要求“做不到行业和细分市场第一都要放弃”,看似理论正确,和茅台实际情况相距甚远,似乎有些“不接地气”。

03

药方三:

“彻底退出葡萄酒行业”、

“减小对保健酒投入”

从葡萄酒在茅台集团营收、利润占比看,非常小。年,茅台葡萄酒全年销售目标2亿,名列国产葡萄酒第三的威龙葡萄酒,营业收入8.31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万元,两相对比,茅台葡萄酒不仅短期进入葡萄酒三甲希望渺茫,甚至仅从营收利润角度考量,其在茅台集团内部形同“鸡肋”。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茅台葡萄酒公司年成立,至今已经16年,茅台16年为什么对这块“鸡肋”持之以恒?一方面是完善酒种布局,另一方面是世界烈性酒霸主“帝亚吉欧”对标效应。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等,都存在多酒种布局,全品系运营,主要原因都是希望发挥酒业独有的渠道协同价值。

作为投资人,董宝珍可能对酒业的渠道价值理解不深。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为什么纷纷涉足葡萄酒,因为其已经拥有中国最好的酒类商业渠道资源,而单纯的烈性白酒,较难满足渠道多元化的需求。世界烈性酒霸主帝亚吉欧、保乐力加之所以成功,并非因为其拥有最大的酒厂和产能,而是其最善于整合渠道资源,打造出一批自有知名品牌。可见,世界上最成功的酒业公司,往往是渠道“品牌集成商”,而不是单一酒品制造商。

茅台进入葡萄酒行业多年发展缓慢原因,一是国产酒整体下滑,另一方面是茅台希望在葡萄酒领域打造出一个国产葡萄酒品牌,配合集团“多酒种”布局,但国产酒在品质和性价比上,和进口酒相比差距较大。年,茅台集团以万欧元收购了法国波尔多海马酒庄(ChateauLoudenne),公司开始向进口葡萄酒上游拓展。拥有顶级酒庄资源后,茅台完全可以通过整合渠道资源,在进口葡萄酒领域取得突破。当然,这种突破和飞天茅台几百亿的营收相比,也只能是九牛一毛,但是未来几年,茅台打造出5—10亿级葡萄酒板块,进入国产葡萄酒阵营前列并非狂言。年一季度,茅台葡萄酒营收同比增长%,已经显示出苗头。

年,茅台保健酒业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85亿元,同比增长32.55%;实现利润万元,同比增长.76%。这一业绩,与茅台行业地位不相匹配。

5月22日,茅台集团*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茅台集团*委委员、总法刘汉林约谈保健酒业公司领导班子,提出要快速把保健酒业公司做强做大,真正成为茅台集团的支柱企业,其对保健酒的“殷切希望”一览无余。

茅台为何如此重视保健酒,一是保健酒是酒业增长最迅速的细分板块,正在迎来快速发展风口。年中国养生酒市场约亿元,未来五年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7.6%。年全国保健酒产能为18.42万千升,年产能提升至80.58万千升。二是茅台要“做足酒文章,扩大酒天地”,仅仅依靠飞天及酱香系列酒,显然有“阵容不整”的遗憾。在保健酒行业年均增幅27.6%的大背景下,年仅仅销售3.85亿的茅台保健酒,还有相当发展空间。

酒业复苏以来,茅台开始不断加持保健酒板块。年4月,茅台携手修正药业,年9月,茅台集团辽宁西丰县生命健康产业园区投产,年3月茅台白金酒公司与隆力奇战略合作,年5月茅台保健酒公司领导班子调整,这都体现出茅台看好保健酒,做大保健酒的导向。而年5月,董宝珍表示希望茅台未来“减小对保健酒投入”,显然是对茅台“做足酒文章,扩大酒天地”理解狭隘,过于片面所致。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董宝珍在关于茅台未来经营5点思考中,上述三点或比较主观、或过于偏颇。但这或许正体验了其独立思考的个性,希望其今后多发表有价值的观点和文章,进行商榷。

1
查看完整版本: 董宝珍老师,你给茅台经营开出三副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