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好的设计总是趋同的对不起,别再为智能手机
TUhjnbcbe - 2023/6/15 22:20:00
昆明儿童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10014664.html

估计如今许多想要入手新手机的小伙伴都会发现,市面上许多选择看起来多少都有点显得大同小异,硬件方面基本趋于相同,功能上也大差不差,大概最后也只能是从外观层面上来决定自己的最终选择。

不得不说,撇除主流硬件配置,手机的外观表现也确实称得上是仅存能够让用户毫无顾虑释放各种主观看法的阵地了,这也是许多厂商为何致力于去打造一些看起来别具一格的高辨识度手机设计,以此来打动消费者的芳心。所以说,“好看”依然是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首要购机理由,这句话确实不会有太大的毛病,各位仔细回顾自己的购机经历应该也会有所同感。

但是,即便作为手机差异性的一大要素,如今大家也都会认为智能手机设计一定程度上已经走进了死胡同,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吸睛设计。若是再回顾以前键盘机时代的天马行空般设计,便显得当今手机设计的无趣以及手机厂商的创新疲软,这又是为什么呢?

盘点历代iPhone所带来的设计审美

当我们在讨论这一话题时,相信许多人都会想到曾被誉为“智能手机设计风向标”的苹果。可以说,自年首部iPhone手机推出后,苹果对于颜值的审美经常被大众看作是极致工业设计的结晶。在前三代的iPhone之上,我们都能看到经典的圆润造型与背盖方面的不断地迭新,材质方面也变得更为精湛。

其实相对于当时的产品形态创新来说,前三代的iPhone更大的意义在于UI界面、多点触控屏以及虚拟键盘操控,与市面上众多产品形成了显著的差异,可以说是奠定着iPhone的发展方向。

当时间来到年时,我们便迎来了被称作是“永恒经典”的iPhone4,整体采用着更为方正的造型,前后换用上双面的玻璃材质,搭配着金属中框。三明治般的设计元素放在当时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质感表现也凸显出了十足的高级感,这也是很多人对苹果高级感的认知来源。

在此后的iPhone5/5s时代里,如此的设计也一直得到了延续,并且一体式的铝合金外壳也能有效地降低机身厚度与重量,多彩的iPhone配色方案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如果说iPhone5/5s的一体化程度要高上了不少,那从iPhone6开始,苹果的设计才算是真正地走向了一体化的时代。一体成型金属外壳的运用,同时也让iPhone的屏幕大小开始往“biggerthanbigger”的方向在走。虽说设计方面已经不再像第四代那么让人眼前一亮,但苹果在造机工艺以及品控质量上的水平还是令人信服的。

再之后的iPhone形态,则是我们都熟知的全面屏时代,由十周年纪念机iPhoneX所开启。去除了标志性的Home键,依靠“刘海屏”实现更出色的屏占比,致力于打造功能性很强的FaceID,一定程度上也是为手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到了如今的iPhone14时代,我们看到的依旧是这套全面屏元素的延续,边框回归到经典的直边框,刘海屏进化为了“灵动岛”,整体的设计大方向并无做出明显的变化。也正是因此,不少人认为苹果已经黔驴技穷,在手机设计上已经已经稍显乏力,或许只能到无挖孔、屏下摄像头的时代才能迎来新的惊喜。

iPhone的设计会是手机行业扼杀想象力的元凶吗?

讲到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在iPhone出来前的主流手机外观设计。其实遥想以前功能机主流时代甚至是智能机起步阶段,手机设计真的称得上是百花竞放的存在,最典型的莫过于当年诺基亚的经典设计。

作为许多人学生时代绕不开的机型选择,诞生于年的诺基亚拥有着经典的滑盖设计,主打音质和续航,机身上就已经加入了创造性的音乐控制按键。在当时华语乐坛的*金时代大背景下,诺基亚这类音乐手机也是许多年轻人所热捧的选择。

(诺基亚)

目光再来到当年的机皇诺基亚N95,刷滑盖的设计、像素的卡尔蔡司镜头、精致的整机做工都堪称是当年诺基亚功能机上的巅峰之作,成为了许多年轻人所向往的购机目标。

(诺基亚N95)

相对于上面两款上下滑盖的机型,诺基亚N97则是创新性地采用了侧滑盖的设计,为手机实现了全触屏与QWERTY全键盘输入方式。加之配置同样很全面,可以说是让它超过了一款手机的概念,称得上是多媒体移动电脑。

(诺基亚N97)

而在iPhone手机逐渐地走进到大众视野后,整个手机行业的设计方向可以说是被悄悄的被同化了,毕竟很多人认为这才是一部好用手机该有的形态。以往那些造型新颖的手机基本上已被悉数淘汰,大屏+一体化的设计也成为了手机厂商的设计共识。

原先仍是主流的金属机身材质,也从年之后逐渐地向玻璃、陶瓷机身所靠拢。毕竟,这样的机身材质可实现着对无线充电的支持,且可以解决金属材质引起电磁屏蔽从而阻碍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的问题,还能加入如今被广泛应用的NFC功能。

最值得一提的是,大家所熟悉的可拆卸电池设计,如今基本上已经难觅踪迹。其实,这多少也是出于对手机厚度控制的一种求全的方式,毕竟手机电池与机身做到一起可以使手机的机身更轻薄,整个外观的一体化程度也会更高,美观性更强。此外,安全性的提高以及防水性能的要求,也都是在向可拆卸电池设计说再见。

所以,目前智能手机的形态可以说是已基本成型了,正面的全面屏设计配上一体化机身的设计。变化无非就是正面挖孔以及背后摄像头模组的形态、位置变化,材质上的升级与创新,配色方面的新元素等等,很难再看到像诺基亚这类将音乐控制按键融入到机身上的新颖设计,这也是大众认为手机设计越来越乏味的关键原因。

决定手机外观设计的衡量标准,哪个才是关键?

在如今的大背景下,当我们在认为一部手机究竟做得好不好看的时候,哪一环才是更关键的决定因素呢?在整体的造型已经不太会迎来大变化的情况下,色彩调配、造机工艺、机身尺寸以及材质等因素也自然地成为了许多厂商追求突破的方向。

譬如为了更具辨识度的色彩呈现,渐变色逐渐进入到手机设计当中,有着华为P20通过多层光学镀膜工艺直接在曲面的玻璃上实现渐变色效果,OPPOX20依靠阳极氧化的方式在金属机身上做出渐变,再之后的就是色彩上的选择差异了。

(华为P20)

想要达到更为轻量化的机身尺寸,厂商们也会通过克制的屏幕尺寸、电池容量、散热模块等多维度控制来尽量缩减数值,运用柔性屏幕、优化主板排布、轻量化的机身材质等等也能更好地降低机身的厚度表现,为的就是让小拇指不再有太大负担。

当然,除了对于单一方向上的精准优化以外,当一部手机能做到在对应领域上的标新立异,这样的差异化表现同样会引起消费者们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好的设计总是趋同的对不起,别再为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