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家曾经垄断手机市场的传奇公司,还能东山 [复制链接]

1#
北京的最好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

不得不说,诺基亚的确是个传奇的公司。但时移势易,如果诺基亚试图依靠诺基亚这个品牌就“王者归来”,显然有些痴心妄想。

文︱瞭望智库特约科技观察员铁流

本文为瞭望智库特约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诺基亚的确是个传奇的公司。从年“卖身”给微软后,每次只要它稍有动作,江湖上关于它东山再起的传闻都要再掀起一遍。

前不久,诺基亚与中移动签署15亿美元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中国移动将部署诺基亚的AirScal基站。诺基亚将继续提供包括无线通讯、固网、IP路由、光纤传输、客服管理技术、运营支持等服务。

结合诺基亚日前收购了Gainspd公司(该公司号称拥有“重新定义”有线电视网络的建网技术),以及诺基亚官方发布声明称将会重返智能手机市场。那么问题来了,诺基亚还能东山再起么?

1

诺基亚的发家史

要预测未来,或许我们得从回顾过去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

诺基亚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芬兰公司,成立于年。一开始,这家公司以造纸、木材加工为主业,之后向橡胶制品扩展,通讯等领域是后来才涉及的。

说起来,虽然是芬兰“血统”,但诺基亚的发家却跟苏联有相当紧密的关系。

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是:苏芬战争中苏联和芬兰杀得难解难分,二战中芬兰也加入轴心国*队参与了对苏联的战争,二战后苏联从芬兰割走了大片土地。然而,当年诺基亚的头号贸易伙伴就是苏联——苏联从诺基亚大量采购电缆、胶鞋、雨衣、橡胶制品。

但随着80年代末*局恶化,国家经济越来越差,苏联无力支付诺基亚的货款,导致诺基亚公司资金流断裂,濒临破产,时任CEO在年上吊自杀(至今原因不明)。继任的CEO痛定思痛,砍掉了所有与通讯无关的产业,这才有了后来的诺基亚。

在诺基亚精简业务“瘦身”之后,诺基亚的移动电话部门出现了后勤危机。为了解决这场后勤危机,诺基亚开始异常重视供应链,最终具备了拿到低价高质配件的本事。

就在同期,电信部门估计:在今后的十年中电信运营商将成为其最重要的客户。诺基亚的电信部门看准了这次与新运营商合作的机会,并将它作为自己最重要的战略挑战。

年,诺基亚发起了一个名为GSM+的项目方案,该方案旨在重新定义GSM标准,即一种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标准之间的中间标准。与旧的标准相比,新的GSM+标准提供了大量其他的特性,诸如语音密码和数据传输。这套新标准帮助诺基亚将其研究中心、移动电话部门和电信部门融合起来,使它们共同参与GSM的研究和标准化。

精简业务、重视技术研发的基础上,诺基亚积极与运营商,尤其是新兴运营商展开合作,并以合适的价格为有接受能力的市场生产优质的产品,加上诺基亚之前长期供应苏联*事用品,质量管控非常好。多重因素作用下,诺基亚不仅摆脱了困局,还逐步发展壮大。

从年开始,诺基亚连续15年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成为手机领域的王者;年,诺基亚在中国市场首次完成销售出口双料第一,并在年实现在中国的全年销售及出口总额超过亿欧元,这一度被视为是里程碑事件。

其实,诺基亚最初的做法和华为如出一辙,都是重视主干业务、重视研发、重视与运营商合作,就是二者的手机业务也都是以充话费送手机起步的。

衰落由何而来

正如中国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的盛极而衰,诺基亚也不例外。与一些人认为“诺基亚是没能跟上智能机的步伐才衰弱”的论调不同,其实在功能机晚期,诺基亚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和摩托罗拉手机的差距也比较小,完全是在吃过去的老本,透支自己的品牌和信誉。

换句话说,诺基亚的问题不仅仅是没跟上智能机的问题,而是在市场分析调控、战略合作选择、技术开发、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1.制度腐化

在年干掉摩托罗拉后,诺基亚已经开始弥漫骄傲的思想,企业文化也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改变。

具体来说,决策机制逐渐趋向死板和僵化,公司内部各派互相倾轧,董事会通过一项决议要花漫长时间,开无数次会;把赛诺和GFK调查报告的市场占有率作为第一考核放进了各级经理KPI中,经理们为了业绩各种数据造假,造成虚假繁荣;面对重要性如同上帝的渠道和客户,诺基亚却将其逼上梁山——把客户的仓位占满,管你卖不卖的出去......

.决策失误

在战略决策上,诺基亚也是连出昏招。彼时,iPhon和安卓系统的异*突起,触屏智能手机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各大厂商迎头赶上,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触屏手机。但诺基亚并没有做出及时的调整,虽然在年,诺基亚就研制了第一款触摸屏手机Nokia,但不久就以时机不成熟为由放弃了。从现在的角度看,没能及时砍掉键盘型手机转型做触屏智能手机是诺基亚的败笔之一。

更重要的是,在IOS和安卓系统得到市场认可之时,诺基亚却因为每年对塞班系统高达14亿美元的研发投入而死守自己的塞班系统,而且对塞班系统的更新和维护非常不用心,导致消费者觉得每次更新改变的只有版本号,这致使诺基亚失去了转投安卓阵营的最佳时机。

3.轻信他人

在认识到塞班系统的种种缺陷之后,诺基亚也做出了改变,与英特尔和微软先后合作开发了MGo系统和WindowsPhon系统。然而MGo系统生不逢时,最终在与英特尔合作1年之后,诺基亚宣布放弃对MGo系统的研发。

与微软的合作,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显然是诺基亚的又一昏招——诺基亚为了避开安卓同质化的现象,力争做一个比较有区分度产品,从而选择了更加熟悉(对主要决策人而言)的微软,在和微软的合作中,诺基亚提供了品牌、移动设备、应用商店和地图等多方面资源,几乎是将自己的核心资源倾囊相授,将主导权完完全全交给了微软。

然而微软在合作中却没有真正尽心尽力。手机操作系统需要稳定的搭载平台,而Windows不仅不开源,要成为它的搭载手机还要通过认证。不要说山寨机厂商,即便是微软的资深合作伙伴联想当时都没得到授权,这就杜绝了山寨之路,以及其他手机厂商开发WindowsPhon的可能性。

而山寨机和一系列大中小手机厂商正是安卓兴起的重要推手。何况在搭载WindowsPhon的智能手机品牌本来就少的情况下,WindowsPhon的智能手机还做得并不出色。并且,微软对操作系统权限管的太死,软件开发者变现的渠道太少,创造不了继续开发的动力,而安卓的系统权限的下放可以用泛滥来形容,开发者甚至可以定制广告系统。

4.盲目傲慢

在合作伙伴关系的维护上,诺基亚也患上了冷艳高贵的傲慢病。年底,谷歌推出移动应用平台战略,随后联合多家IT企业创建了“开放手机联盟”的组织,为各大手机厂商提供免费的操作平台,并使安卓获得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三星等大量手机制造商的支持。

相比之下,诺基亚直到年中才在北京推出Ovi在线应用商店,而在此时,苹果的AppStor在过去运行的一年中已经创造了15亿次下载的记录。

于是,在这一连串的失误下,诺基亚手机最终落了个悲惨的结局。

而在诺基亚的另一个主营业务——通信设备方面,由于华为、中兴在全球攻城略地,并且以超低的报价,优质的服务使全球很多运营商改换门庭,进而致使诺基亚在手机业务越来越力不从心的同时,运营商业务也江河日下,共同促成了曾经的诺基亚帝国的土崩瓦解。

3

诺基亚还能东山再起么

如今,诺基亚与中移动签下15亿美元框架协议,收购美国Gainspd公司获得有线电视网络的建网技术,还对外宣布将会重返智能手机市场。可是,诺基亚真的还能东山再起么?

从之前对诺基亚崛起的分析来看,诺基亚之所以能构建诺基亚帝国,得益于对研发的不懈投入,得益于长年为苏联供货练就的*工品质,得益于对供应链的把控,得益于强化主营业务,得益于与运营商的良好合作。更关键的是,诺基亚抓住了时代的机遇。

然而当今的时代,群雄逐鹿。就通信设备而言,诺基亚根本不是中国华为、中兴的对手。这不仅仅是在通信上技不如人,更关键的是服务上和华为、中兴有着巨大的差距——华为、中兴的运维服务人员可以不论工作日还是周末,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一个电话随叫随到,这是诺基亚现在无法办到的。

即便是诺基亚和阿朗合并,但合并之后的整合是一个大问题,整合的不好很容易产生1+1小于的困境。从长远来看,中国通信厂商崛起是大势,欧洲通信厂商的生存空间会被不断挤压。

而在手机业务方面,当今的形势已然不是诺基亚雄霸一时的格局,而是苹果、三星和以华为、步步高、小米、联想、中兴为代表的中国手机厂商三足鼎立的情况,而且各有各的独门绝技:

苹果可以开发自己的CPU和操作系统,拥有软硬件整体磨合优化的绝技;

三星手机的内存、CPU、屏幕、CMOS传感器、镜头等主要部件都可以自己生产,拥有垂直整合产业链的优势;

华为拥有大量4G通信标准专利,并且能够研发自己的霸龙基带和麒麟SOC,可以依靠通信专利向全球手机厂商收取“专利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之前苹果向华为支付专利费。

可以说,手机行业的竞争已陷入白热化,中国山寨机和小品牌手机的大片死亡就是最佳证明。

诺基亚在通信方面打不赢华为,CPU和操作系统研发不如苹果,产业链垂直整合不如三星的情况下,试图依靠诺基亚这个品牌就“王者归来”显然有些痴心妄想。

想想这样的场景吧,雷*会在发布会PPT中放一张对比图,某芬兰手机厂售价跑分0,小米手机售价跑分0,然后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想必除了“情怀*”,恐怕没人会单纯为“Nokia”这几个字母买单。

至于收购了美国Gainspd公司获得有线电视网络的建网技术,前景也没有那么乐观。由于国外已经普遍实现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可以实现不同物理形态的信息或电信信号的传输。也就是说,国外有线电视公司也能做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也可以通过IPTV侵蚀广电公司的市场。

已有的例子是,美国有线电视公司通过有线接入向用户提供宽带接入服务而进入电信市场;法国的电信运营商都以IPTV的形式扩展业务。

就收购Gainspd公司而言,不排除诺基亚将来想尝试为全球广电公司、电信运营商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的意味。不过在当今整个电信业已经错过高速增长的发展机遇期,有向夕阳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诺基亚想要单凭收购一家公司就实现“王者归来”显然是不现实的。

学术合作联系人:周邦民(),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中信出版社为库叔提供下图所示书籍10本,以及15本知名经济类书籍赠予热心读者。每天都送,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每条文章都可以评),点赞最高者(数量超过三十),库叔会在评论区回复并通知得奖。当然,评论的质量库叔会进行把控的。想和库叔聊天请添加库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