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英文名称:Microsoft;中文名称:微软公司或美国微软公司)是一家美国跨国科技公司,也是世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先导,由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办于年,公司总部设立在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德(Redmond,邻近西雅图)。以研发、制造、授权和提供广泛的电脑软件服务业务为主。
个人电脑时代
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
年,在硅谷的苹果公司总部,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邀请了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洽谈合作事宜。乔布斯给盖茨看了麦金托什(笔者注,麦金托什英文名Macintosh,简称Mac,香港俗称Mac机,大陆亦有人称作苹果机或麦金塔机,是苹果电脑其中一系列的个人电脑。)非常漂亮的图形界面(GUI)操作系统。(笔者注,之前的个人电脑需要输入BASIC指令代码才可以操作,而现在的电脑双击图标就可以使用)
麦金托什
一下子给盖茨惊呆了,这种基于图形界面加上一个小小鼠标的操作系统比微软的DOS不知道要强多少倍,让计算机的操作比以前方便了许多。盖茨马上意识到,眼前这种虽然还不完善的操作系统代表了今后的趋势。
比尔·盖茨
乔布斯在这次会晤中显得很傲慢,因为他有麦金托什这个宝贝在手。虽然盖茨不是很喜欢乔布斯但是他还是促成了交易,答应为苹果开发三种应用软件,因为他对这种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本身很感兴趣。盖茨兑现了对苹果的承诺,一方面为麦金托开发程序,另一方面悄悄的学习苹果开发window系统。
Windows2.0操作系统
而后苹果在软件领先微软一代的情况下却选择了走封闭道路,而微软操作系统却以近乎免费的价格提供给了PC制造商。随着兼容机制造商的兴起,微软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逐渐的超过了苹果。计算机行业比任何行业都容易出现垄断公司。乔布斯和盖茨都想做垄断者,但是他们的方式不同。前者是想做原来IBM那样的垄断者,从硬件到软件全部垄断,这在后来证明是行不通的。而盖茨的天才之处在于,他在个人电脑工业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意识到只要垄断了操作系统,就间接垄断了整个行业,因为操作系统和别的软件不同,是在出售计算机时预装的,一般用户没有选择权、而其他软件则有选择权。所有的应用软件又必须在操作系统下开发。因此操作系统必然会在自由竞争后,率先出现赢者通吃的垄断局面。
Windows3.0操作系统
移动时代
围绕操作系统构建的移动生态主导了智能手机市场白热化的局面,而该领域的新入局者如今近尽数遭遇出局。最新数据统计Android与iOS系统合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已超过96%,而微软的WP手机操作系统为何失去了引领移动操作系统的良机呢?
安装微软WP手机操作系统的手机
有人认为微软有很多优势可以赢得这场战争:·微软拥有稳固的基于WinCE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代码库,以及PocketPC上不断发展的PDA平台,该平台集成了与桌面系统很类似的应用和用户体验。·微软与芯片制造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将Wintel时代的模型复制到智能手机上,微软可以提供这种手机提的操作系统、参考设计和营销资金,而原始设备制造商则可以制造硬件并将其推向市场。·微软拥有管理良好且广泛的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他们与微软同生共死,必然会支持微软向移动平台的新转变。这还包括微软自己的应用程序,例如Outlook、Word、Excel、MSNMessenger、InternetExplorer以及XBox等资产。·微软资金雄厚,可以购买客户和市场份额。
安装微软WP手机操作系统的手机
但是微软也有许多劣势:
①首先是时机错失,正如比尔·盖茨所说,操作系统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微软由于在PC时代活的过于滋润,并没有看到移动端业务的机会,初代iOS系统在年就已经发布,Android同年也紧跟发布,而在Android与iOS已经发展了三年之后,市场蛋糕大致已经被安卓与iOS瓜分的情况下,直到年,微软WP系统才匆忙发布,取代WindowsMobile,但三年时间的*金红利期已经过去了。
②在已经错失市场先机与市场份额优势的情况下,微软沿袭了PC端老套的思路与打法——收取高昂的系统授权费用,这导致了搭载WP系统的手机很难以性价比取胜,因为系统授权费摊薄了手机厂商的利润,WP手机低配高价,硬件端很难卖的动,影响手机厂商站台的积极性。
③微软的战线太多太过分散:早期的移动操作系统战争不仅发生在诺基亚和微软之间,同时参战的还有Palm以及由寻呼机业务转过来的加拿大公司RIM/黑莓。诺基亚/Symbian与美国以外的运营商拥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大部分非智能手机和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如果要对抗所有这些公司的话,Windows手机的对手就太多了,而且竞争的产品也太多了。Windows手机需要成为像Palm一样好的PDA,像诺基亚一样好的手机,还要向RIM看齐成为可以同步电子邮件的联网设备。一个小小的盒子怎能容纳如此之多的功能?
④移动原始设备制造商并不愿意受微软的摆布:惠普、戴尔、IBM都是Windows手机的合谋者。但他们未能在移动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本世纪初,主流的移动设备厂商并不是诺基亚、西门子、索尼爱立信、三星等等。
微软办公套装
当然我们看到后期微软的成功转型,在于它成功的甩掉了Windows业务这个包袱,在后来,在纳德拉接手后的两年,他通过组织架构的调整与精简,将硬件业务并入Windows部门,将手机、乃至整个Windows边缘化,将微软的产品与服务跨平台移动化,成立“体验与设备”和“云与AI”两个事业组,向企业级服务市场的转变。
微软云
微软的兴衰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
第一,它兴起于个人电脑的浪潮,同时随着这次浪潮已接近尾声,而进入发展的中年期。
第二,它过强的桌面软件的基因,使得它无法站到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之巅,也错过了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今天的微软仍然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之一,这仅仅是因为个人电脑的浪潮还没有完全过去,处在这一波浪潮之巅的微软即使不做任何事,每年也能从Windows和Offie上收取大量的软件授权费。
但是,这些辉煌已经成为过去。它今后能否真正第二次起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利用云计算实现从软件企业到互联网企业真正的转型。
END
本文作者:树洞先生
部分参考文章来源:
吴*著,《浪潮之巅》第四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ng,《微软没能成为安卓,到底错哪了》
,《微软为何痛失移动操作系统》
部分来源百度百科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