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年,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部iPhone手机;年,HTC和美国运营商T-Mobile联合推出了第一款安卓智能手机,自此两大智能手机如排山倒海之势迅猛发展。而以搭载塞班系统为代表的诺基亚等厂商开始日薄西山,同时加上3G网络普及,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彼时,在中国手机市场里智能手机几乎一片空白,尽管当初部分国产手机有一定发展的苗头,可遗憾的是不断受到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外品牌全面压制,以致于国产手机处在虽有市场但无品牌效应的结果。换言之,老牌诺基亚依然具有强劲的号召力。譬如,从年诺基亚发布的一款全触屏智能手机,由于其千元价位,致使市场需求难以满足即可看出,这也可以看成是诺基亚手机最后的辉煌吧。
随着安Android系统的开源、普及,促发了不少国产手机厂商拿来使用。不过,这个情况和当年的功能机时代并不二致,国产手机厂商继续遵从拿来主义,未看到太多方面的创新。直到年小米公司,年小米手机出现,才得以给国内平静安逸的手机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
提及创办小米,笔者认为除了雷军先生看到国内移动互联网潜在巨大机会外,还有另外一层原因,有必要给大家聊一聊。
众所周知,雷军在年作为武大的高材生加盟金山,年出任金山CEO,在金山辛辛苦苦工作16年,不得不说他着实获取了成功,甚至一度被业界人士称为中关村里劳模,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但,金山是软件企业,且错过了互联网风口。
进一步来说,雷军再怎么努力,金山也不大可能像当时其他互联网企业一样飞速发展,做到巨头,所以年金山香港上市后市值也不过百亿,这体量和阿里、腾讯等千亿市值及影响力相比,金山实在是太默默无闻。同年,雷军卸任金山CEO职位,开始进行反思、休息,由于早早看到了移动互联网中隐藏的机遇,作为把投资当成爱好的他花重金投资布局:投资了UC浏览器、拉卡拉、多玩YY、凡客等一系列较为成功的公司。
如果这个时候,雷军不出山创办小米,也就没有现在的小米了。那么,雷军可能会投资一家手机厂商,或许是今天的魅族。假设当年黄章答应雷军入股,假设雷军和黄章一起做,目前市场上有性能配置发烧、外观设计漂亮的魅族手机不足为奇。因此,笔者再大胆推断他极有可能是一个比现在更专注投资的优秀天使投资人(雷军自身具备开阔眼光、丰富资源和经验等常人无法企及的条件),成绩也不一定比现在的小米差。
当然,如果雷军当年不想着重新创业,小米不会走向公众面前,MIUI不会是最符合中国用户习惯的智能手机OS;不会对国内ROM起着积极作用,让人们知道何为人性化操作;不会在全球各地拥有亿万米粉发烧友。
笔者将上述一切都是如果的内容汇集一起来分析,也就没有了小米手机一代的发布。往深了讲,国内智能手机行业可能还是会一片安逸景象,还是会被中华酷联等一干厂商左右。它们在面对国外手机品牌诸如苹果、三星等进攻霸占市场时或许无反手之力,因为依靠运营商产生的巨大出货量,不是任何一家愿意能够有勇气放弃所谓的坐享其成:只管设计生产,销量也有,利润还算客观,为何要去自己砍掉自己的利润呢?
笔者猜测正是看到了不良现象,激起了雷军内心曾经大学时期的梦想——去做一家伟大的公司来改变它。小米顺理成章诞生,历经几年发展蜕变如同一条鲶鱼搅乱着市场,带动包括国产手机在内的诸多电子产品崛起,继而不少厂商为了提高竞争力逐渐走向打磨产品、力拼价格、服务;国际大牌厂商如三星、苹果被挤下神坛。
聊到这里,很多人也许会觉得即便没有雷军,必定会有其他人来改变搅动这个行业。话是没错,但试问其他人改变,能不能胜过小米?之所以笔者要反问,主要源自于当时小米赶上了一个巨大的风口,即换机潮;线上成本低廉;行业一潭死水,最关键是雷军个人号召力优势:强大资金链、深远战略布局、说服行内领军人物加盟、多年管理经验,缺一不可。再者还有胆量,雷军运用互联网打法,把手机价格做到贴近成本去卖,放在当时手机厂商中无人敢开先河吧?
此外,雷军后续把这种先河拓展到了别的行业,做了小米电视、小米路由器,又通过投资、扶持构建了米家生态链。关于米家生态链,简单讲就是走高质、低价的路线,用批量化生产降低成本,电商等渠道砍掉中间环节,让消费者受益。鉴于此,小米被不少人嘲讽为杂货铺,说实话有点夸张,笔者认为未来小米可能是一家科技界的无印良品,影响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虽然最近两年小米遇到一些问题,但作为一位极具有眼光的战略者,雷军或许早已经有许多布局。比如,三年前布局的手机芯片;年发布的小米MIX也是提前计划之中;年开始尝试线下,年全面转型迅速补齐短板升级门店搭建小米之家。同时,提出讲究效率的新零售模式,某种意义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弊端,算是小米的第二次颠覆吧。
总体而言,无论是小米还是雷军,两者做了传统厂商们不愿冒险或难以狠下心去做的事情,未来有理由相信小米能做到米粉们心中最酷的公司,毕竟小米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