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姚心璐编辑
安心即便贵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依然有难以释怀的懊恼。近日,这位微软创始人在一次活动中发表讲话称,让谷歌有机会推出安卓系统,即“非苹果的标准手机平台”,是自己犯下的“最大错误”,他在这次讲话中坦承,因为自己的管理不善,让微软错失了亿美元的蛋糕。如果不是比尔·盖茨的再次提及,人们或许已经忘了微软WindowsPhone(下称WP)系统的存在。年10月21日,微软正式发布了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WP。在这一领域,微软曾有过机会。这家拥有全球最大PC操作系统的公司对智能手机的觊觎和预测,远远早于苹果和谷歌。而无论是在用户还是这家公司的员工和股东看来,微软都应该顺理成章地获得成功。然而方向和决策上的一次次失败,使WP在发展中渐行渐远,市场份额一路下滑,先后下探至1%、再下滑至0.15%、再持续下滑。直至今年初,微软认输,宣布将于今年底永久结束WP系统的更新。那么,在过去的10年甚至20多年中,微软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究竟做错了什么?前“智能时代”(-)在复盘微软手机操作系统的历史时,有人将其失败的原因之一归结为反应的“迟缓”。然而如果回顾过去,微软可能是最早推出移动操作系统的公司之一。年,微软推出了第一款移动设备操作系统WindowsCE1.0(下称“CE系统”)。彼时,智能手机的概念尚未诞生,更被看好的是一种名为PDA(个人数字主力)的小型设备,而微软的CE1.0系统正是为了与另一家主打PDA设备的企业Palm相抗衡。搭载CE系统的NEC设备,来源于网络这是一款与PC端的Windows系统高度相似的产品,它不仅继承了PC系统的经典界面,例如“菜单”、“我的电脑”和“回收站”,而且在商业模式上,微软也同样希望通过硬件厂商为每部搭载CE系统的设备缴纳授权费。在微软强大的影响力下,这一模式拉拢了一些合作伙伴。年9月,也就是CE1.0推出前夕,卡西欧、康柏、惠普、LG、NEC和飞利浦六家硬件厂商与微软签订协议,计划生产搭载CE系统的移动设备。对于微软来说,最有力的合作伙伴无疑是当时正在快速成长的手机巨头诺基亚。在CE系统推出后,比尔·盖茨频频向诺基亚示好,试图与之合作,双方也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并推进了一个名为Phoenix的计划。不过,诺基亚并不愿意让微软独享这一潜力市场。年6月,诺基亚联合爱立信、松下和摩托罗拉,联合投资了英国PDA公司Psion拆分出的软件部门,成立了Symbian系统,在随后几年中,索尼、三洋等公司也相继加入Symbian联盟。事实上,在智能手机时代真正来临前,诺基亚与微软的两大操作系统一直在这个未来市场中分庭抗礼。进入年后,微软移动操作系统进入快速成长期,在PDA系统PocketPC中,微软为其增加了蓝牙、WiFi网络和MSN信息功能,堪称当时的业内翘楚。与诺基亚的合作失败后,微软转向与当时还被称为多普达的HTC合作,先后推出了搭载其系统的多普达、等设备。为了统一认知度,在年,微软将PDA和手机系统统一更名为WindowsMobile(下称“WM”)。此后数年,摩托罗拉、多普达、联想、酷派、夏新等品牌,均曾推出过搭载WM系统的“智能手机”。搭载WM系统的多普达,图片来源于网络大概在年前后,WM系统迎来了其史上的“高光时刻”,借助PC版Windows的优势,WM在界面上容易被消费者熟悉,又可以使用Office等办公软件,一度成为高端商务智能手机的代名词。市场调研机构DiffusionGroup公司在这一时期发布的报告曾预测称,WM系统能够使手机搭载更多先进应用成为可能,未来10年,搭载塞班系统的智能手机会逐步下滑一半,而微软的WM市场份额则会超过前者,成为市场中占比最高的操作系统。一位自称前微软员工的用户在知乎上回忆称,年进入公司时,尽管智能手机仅占整体手机市场的10%左右,但在这个小市场中,WM占有了八成份额。“内部是这样描述的,”这位员工回忆说,“智能手机市场需要长时间的培育,估计再有5到10年,这个产品会成为主流……届时,WM将一统手机市场操作系统。”当然,即便如此,当时的WM并非没有弊端,这款高度沿袭了电脑操作系统基因的移动产品,对手机基础配置要求高、系统容易崩溃;而且搭载该系统的手机多半需要配置全键盘、大电池和手写笔,不仅在使用上不够便利,而且也推高了手机设备的售价。错失窗口期(-)有媒体在年发起了一次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投票,结果显示,彼时,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