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电动汽车的2023,智能手机的2011 [复制链接]

1#

「核心提示」

如果将年的电动汽车和年的智能手机做对比,我们会发现,两大赛道所处的阶段非常相似。在当下市场一片悲观下,年之后的电动汽车,是否会复刻智能手机当年的演进过程?

作者

李鑫

编辑

刘杨

今年9月,特斯拉CEO马斯克发了条让燃油车主鼻子气歪的推特——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像今天看待蒸汽机一样看待汽油车。现在购买的汽油车的残值会比人们想象的要低得多。

我们都知道,蒸汽机虽然是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但到了20世纪初,蒸汽机就逐渐被内燃机等代替。马老板的言外之意是,未来燃油车最终将会被电动汽车代替。

关于电动汽车,如今不少观点认为,这是一场能源和汽车驱动方式的革命。尤其在能源安全、环境问题等风险日益明显的当下,发展电动汽车显得更加必要和紧迫。

从渗透率和产业链相关公司的股价表现来看,上述有些恢弘的观点,并非空中楼阁。

根据乘联会数据,年9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已经达到31.8%,较年提升11个百分点,而多数机构预测,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有望接近20%。渗透率增长之下,电动产业链相关公司的股价表现不俗,不少相关公司年以来涨幅超过5倍。

不过,曾经的电动汽车产业链有多辉煌,当下的股价就有多惨。

随着今年全球股市大跌,电动汽车产业股价腰斩的公司比比皆是。这也引发不少人的疑问,电动汽车产业链,还有没有机会?

有句话叫“历史学也是一种未来学”,如果想理解电动汽车年以后的走向,我们不妨回到年附近,参考一下智能手机的历史。

二者相似的历史演进过程,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1、电动汽车VS智能手机

电动汽车和智能手机,体积一大一小,零部件一多一少,定价一高一低,可以找出一百个不同。

但如果将两者对比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两个产业有关键相似点——两者都具备对旧产业深度替代的潜力,这意味着两个产业的演进历程有可能呈现相似性。

作为“过来人”,智能手机颠覆旧产业的历程已经清晰呈现在我们眼前。一个典型场景是,年诺基亚宣布同意微软收购时,时任CEO约玛·奥利拉在记者招待会上最后说的那句:“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他说完以后,几十名诺基亚高管不禁落泪。

诺基亚高管们的眼泪,背后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根据IDC数据,年全球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已经达到74%,每卖台手机,有74台是智能手机。让诺基亚称霸多年的功能机,几乎彻底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V们的崛起。

为什么智能手机可以几乎完全替代功能机?核心逻辑是功能机跃迁到智能手机后,围绕智能手机出现了一个移动互联网大生态——包括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