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报》统计,国米建队至今,在较长时间里出任队长的,接近30人。多是意大利人,少数几个外籍球员(阿根廷、瑞士、斯洛文尼亚)。目前,因为汉达诺维奇表现出现起伏,意媒在热议门将接班人问题。这涉及另一个问题:“后汉达时代”,谁该是国米新队长?各界认为,国米解决门将问题,应该效仿05-06赛季的“托尔多-塞萨尔模式”。当时托尔多也是年事已高,国米引进塞萨尔,通过竞争,平稳完成门将换血。塞萨尔上位,成为三冠王门神。托尔多也终老国米,在退役后还以形象大使身份为国米工作。皆大欢喜的事,何妨再来一次?不过需要注意,国米解决门将问题的同时,也得解决新队长问题。历史上国米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过于久远的历史不提。新世纪以来,国米选队长,多是遵循一个原则:看资历。比如萨内蒂的上位过程。贝尔戈米年退役。莫拉蒂将队长袖标交给世界足球先生罗纳尔多,因为当时队内桀骜不驯的大牌很多,能够真正服众的人不多。但那些年正是大罗饱受伤病困扰的时期,他无法出场时,国米选谁当代理队长?这在当年引发了激烈讨论。要知道那支国米可是有巴乔、萨莫拉诺、布兰科、佩鲁齐、迪比亚吉奥等很多适合出任队长的人选。解决不好这个问题,随时可能引发更衣室内部的隐患。国米选择“无为而治”:官方不指名,每一场临场看,首发球员谁资历老,就谁戴!于是,26岁的萨内蒂就成为了“代理队长”。那些年,莫拉蒂每个转会窗都要“大买特买”,迎来送往大批球员,2-3年换一茬球员。萨内蒂当时是效力球队4年的元老,就是球队资历最深的,没有之一。后来,因为萨内蒂“代理”队长次数太多,国米干脆正式将队长袖标交给他,就此,开启一段传奇。萨队是国米史最伟大的队长之一,但仔细回顾他最初上位的过程,可见,国米选择队长,历史上主要是看资历。国米现在的四大队长,都是凭资历。汉达诺维奇出任队长,是因为伊卡尔迪“袖标门”事件爆发时,他在队内资历最老,所以继任。目前国米第二队长是拉诺基亚(到队比汉达更早,但外租过),第三队长是布罗佐维奇,第四队长是什克里尼亚尔。后3人加盟国米,分别是年、年和年。还有几位“元老”球员,如丹布罗西奥(年加盟,但从未打上绝对主力),佩里西奇(年加盟,但租出去过)、帕代利(替补门将很难出场),都无法动摇上述四人的地位。按历史标准来看,汉达之后,国米下一任队长将在布罗佐维奇、什克里尼亚尔之间产生,前提是这两人能留队。不过现在,国米一些场次缺乏场上领袖的问题时有暴露,很多专家建议国米再选队长时,有打破传统的勇气,效仿曼奇尼二进宫时,将队长袖标交给当时资历浅薄的伊卡尔迪的做法。曼奇尼的决定在当时看来是有些“离经叛道”的。一些批评家,根据后来伊卡尔迪的“律师函”、“罢训事件”倒推回去,指出当年曼奇尼的决定就是巨大错误。不过更多有识之士指出,曼奇尼这个决定对当时低迷期的国米是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的。那几年,队长袖标确实让伊卡尔迪取得长足进步,勇夺金靴。这名国米当年万买来的球员,最后留下了万的转会费,这差价,就是曼奇尼给国米的贡献。所以,很多声音建议,在汉达之后,国米要敢于将队长袖标交给资历稍欠但更适合带领球队的人。比如巴雷拉。23岁的他是意大利所谓“队委会”成员,作风勤勉,拼劲十足,斗志昂扬,愿意为球队牺牲,无论在俱乐部还是在国家队,都有广阔的前景。还有卢卡库。比利时人在场上作用明显,是绝对战术核心。在更衣室内,精通多门外语的他,和各个球员小群体都处很好;更重要的是,卢卡库非常具有团队意识,踢球时为团队做出很多牺牲,有过让点球给埃斯波西托帮助新星攻入意甲首球之举,如今他也安慰和承诺帮助埃里克森融入球队,这都证明他真正站在团队角度去思考问题。问题在于,上述两人都是年夏窗才加入国米,在目前队内骨干成员里,论资历只排倒数第七,仅领先于更晚到队的6人(扬、埃里克森、阿什拉夫、科拉罗夫、比达尔、达米安)。要给他们队长袖标,就得打破传统。国米有没有必要这么做?各界正在为此争辩,见仁见智吧。下任队长的问题,还有足够时间去考量,没必要现在就下结论。不过既然是迟早都须解决的问题,那决策层也有必要提前有所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