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日历即将翻过最后一页,老美的制裁还在变本加厉,新冠病*还在肆虐,大部分中国人这一年真的太难了!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华为这一年也很不容易,本文梳理一下今年华为发生的几件大事。
一、晚舟轮值
老美一手炮制的“孟晚舟事件”,12月初,以他们自己撤销全部指控,且不能重新起诉,画上了句号。可以说,他们如此这番历经四年的折腾毫无所获,反而,让世界更了解华为,让华为人更加奋进,让中国人更加团结。
对于孟晚舟个人,在长达一千多天的磨难中,不卑不亢、坚强不屈,经受住了考验,个人能力也得到体现、锻炼。回国后,经过六个月的调整、适应,一季度末,华为董事会新任命孟晚舟为轮值董事长,原轮值董事长之一郭平改任监事会主席。
孟晚舟上任轮值董事长对华为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尽管孟不是技术出身,尽管孟的轮值周期自年4月1日-年9月30日才开始。
二、丁耘去世
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10月7日晚,华为一则讣告震撼了全体华为人及整个业界,华为监事会副主席丁耘因突发疾病,10月7日凌晨不幸去世,享年53岁。
丁耘在东南大学读完硕士,年来到华为,26年在华为兢兢业业,得到华为上下的一致认可与好评。他长期主管产品研发,是华为业务线的绝对顶梁柱,去世前,他不仅担任华为监事会副主席,仅排在监事会主席郭平之后,还担任华为总干部部部长及企业BG总裁和运营商BG总裁。华为总共就三大BG(BG-BusinessGroup),运营商BG、企业BG、终端BG,丁耘兼任两大BG总裁,终端BG总裁是余承东。
可见,丁耘在华为位居之高!差不多,在华为除了创始人、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就排到丁耘了。丁耘的突然去世,华为失去一名得力干将,影响挺大的,需要重新调整、布局、适应。
看看华为人对丁耘多么的怀念与不舍!
华为心声社区发布的丁耘讣告,浏览量达72w+,留言达1w+,华为总人数20w不到,加上外网的,肯定有不少人多次来此掉念丁耘。
截图供参考。
余承东也来此缅怀兄弟。
三、新十大*团
3月30日,华为在深圳坂田总部基地举行第二批*团组建成立大会。
下面这张图是时任华为总干部部部长、运营商BG和企业BG总裁丁耘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截图,很好的说明了华为成立*团的目标、定位、布局。
华为成立*团,是为了“做大规模,多打粮食,创造社会价值,实现战略突围”,达到“精兵简*,千*万马上战场”的目的。
年,华为首先尝试成立煤矿*团,达到甚至超过预期的目标;年,又成立海关和港口、智慧公路、智能光伏、数据中心能源四大*团,评估效果不错;年,再次成立十个*团,包括六大产业*团(电力数字化*团、*务一网通*团、机场与轨道*团、互动媒体*团、运动健康*团、显示新核*团),及四大产品组合*团(广域网络*团、园区*团、数据中心底座*团、数字站点*团)。
任正非在十大*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很经典!选几句,“雨不打花花不红。我们不能只有天上有云,但不下雨,或者下雨,不落在花上,客户感知不到”;“我们采取以*团化的改革,就是缩短客户需求和解决方案、产品开发维护之间的联结,打通快速简洁的传递过程,减少传递中的物耗和损耗”;“对当前国际风云变幻,我们面临着越来越严苛的打压的时候,我们公司要稳住阵脚,要积极地调整队形,坚定地为客户创造价值,不能动摇,所以要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团化改革,影响华为未来若干年的业务布局及组织变革,而且,各*团还会动态调整。
四、专利授权突破
年,华为在专利许可/专利交叉授权方面可以说收获丰厚,仅仅12月份,公开报道的就有:华为与OPPO和三星签订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华为与诺基亚续签专利许可协议;华为与一批欧日车企签署专利授权协议,包括德国奔驰、奥迪、宝马、保时捷、法国雷诺、意大利兰博基尼、英国宾利、日本斯巴鲁,共涉及万台网联车。
至此,全球排名靠前的智能终端厂商中,算上早些年与苹果签署的专利授权协议,加上三星、诺基亚、OPPO,国外大厂基本都签了,国内大厂也取得突破,其他国内厂商要么在谈,要么在观望?
汽车厂商中,德国大众去年与华为签署了超过万台网联车授权协议,算上最近这批外企车厂,就剩美企、韩企、几家日本汽车大厂未见公开报道,估计在谈的多。
华为的美国首席知识产权法律顾问StevenGeiszler在接受了美国彭博电视(BloombergTV)的直播专访时说,即使美国禁售华为产品,美国公司也一定会用到华为的专利和技术,比如,如果不使用华为的标准技术,在美国没人能使用Wi-Fi及4G和5G技术。因此,很多美国公司已通过谈判而非诉讼的方式与华为签订付费协议并获得了华为专利的使用权。
总之,华为多年的高强度、持续的研发投入,该到了收获期!尽管华为的专利收入不可能替代产品销售收入,尽管华为只是想从专利授权中获得公平的回报。
五、车BU的曙光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Business-Unit),简称车BU。车BU在余承东接手后,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年绩效还是比较明显的。
余承东主管车BU后,推出智选车模式,短短一年时间,AITO问界M5、M7、M5EV三款车量产上市,应该说很不容易!4月,上海因疫情封控近2个月后,余承东曾大声疾呼“再不复工复产,所有产业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是汽车产业!”
华为加持下的问界M5、M7、M5EV,作为华为智选车,在华为线上/线下销售,销量及评价都不错。未来,不仅AITO问界系列还有多款车推出,华为还将与奇瑞、北汽和江淮合作推出多款智选车,华为正着手扩大各线下体验店的店面。
近期,华为还干了一件大事,华为终端与宁德时代在福建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华为智选车项目上积极探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说明华为强强联手,共推智选车的决心!
华为HI模式下的北汽极狐阿尔法S及长安阿维塔11今年也已量产、交付,产能在爬升,未来也可能进入华为渠道。近期,极狐车在上海城区推送智驾导航辅助NCA,在上海复杂路况下顺滑智驾,证明其实力。
华为车BU作为华为唯一亏损的产品族,现在最大的压力是何时甩掉亏损的帽子,因为华为及任正非对车BU亏损的容忍度可能越来越低了!余承东近期定下的目标是年车BU实现盈利,能否达成?关键就看年了,不过,从年华为车BU的业绩,我们看到了曙光。
六、Mate50的成功
在华为,没有哪一种产品能象手机那样产生如此大的现金流及影响力,因此,成也手机,败也手机。年,由于芯片断供,同时,荣耀剥离,华为手机销量跌入低谷,带来整个华为的销售收入大幅下滑,即使其他业务都基本稳定或有增长。
未来,华为要想重拾升势,在车业务还未盈利的情况,只有还靠手机业务,尽管智能穿戴、智慧大屏、商用终端等方面的增长能弥补一部分。
年,余承东*赢了,Mate50系列手机成功了,华为门店再现久违的购机长龙队伍,目前已卖出去万台。这说明,即使核心处理器受控,即使只有4G,深耕差异化同样具有竞争力,Mate50系列通过首发卫星通讯,昆仑玻璃,XMAGE影像系统、HarmonyOS3、智感扫码等技术,一样赢得消费者。
但,华为远未到喝庆功酒的时候,正如余承东在央视“遇见大咖”节目中所言,胜利的喜悦非常短暂,马上为更高的目标去努力了,都已经在绝地求生的状态了,哪有什么狂喜!因为,华为还被人家卡着脖子,手机核心芯片仍受制于人,Mate50仍未大批量卖到国外去,等等。
七、海外市场的韧性
老美连年的打压,很多人会以为华为海外业务该萎缩得差不多吧,一方面新增订单很难获得,另一方面,已获订单因为缺少部件而很难交付,还有,存量设备被不断搬迁。
其实并非如此!年,华为在中东、非洲、东盟、南美还是大单不断,尤其是中东的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东盟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等国家,不时传出华为的好消息,涉及5G移动网络、5G行业应用、光传输、数字基础设施、新能源与储能、智慧矿井等多个领域。
即使在欧洲,根据丹麦专业机构数据,华为在德国移动网络的占有率从4G的57%上升至5G时代的59%,升了2%;意大利的5G华为占有51%,荷兰和奥地利分别为72%和61%、罗马尼亚占比76%,匈牙利占比53%。就是说,这些国家的5G网络中的设备大部分还是华为的,而将华为排除在供应商名单外,仅局限在瑞典、丹麦、挪威和波罗的海国家等几个较小的国家。
由此看来,华为在海外市场有较强的韧性,继续深耕下去,随着未来华为及国内相关技术的突破,寒冬过去将是春天!